第三十二章 狼圖騰(2 / 2)

在金庸的小說裏,契丹的皇族胸口都有一個猙獰的狼頭紋身,這並未全是編纂,因為在曆史上,東北的確有一個胸口紋狼頭的部落。

這個部落就是狼圖部,也叫做“野人狼圖“或“狼圖契丹”,他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女真人和契丹人的原始祖先,甚至於和草原上的匈奴柔然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在中國史學界一直認為狼圖契丹是漢武帝時期被打敗的北匈奴的一支東遷到了東北一代,他們一路從東亞地區被漢軍追擊,一路經過了河套平原,外蒙古,西伯利亞地區,最後在東北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地區生存下來。

科學家之所以這麼推論,是因為狼圖契丹信奉狼圖騰,和草原上的蒙古族如出一轍,而且現今達翰爾族、蒙古族對於長生天的信仰,和東北地區原始的薩滿教派信仰非常類似,同樣的信仰在西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傳統中也能見到端倪,至今西亞地區還有一種傳統的“薩滿舞”和東北地區的“跳大神”幾乎一模一樣。

這兩個證據可以充分說明在遠古時期,兩地之間的文化有很大程度的同源性,因為古代社會政教合一,宗教信仰可以看出民族歸屬。

簡單的來說,這個狼圖部落,是一個曆史悠久的部落。

這個部落初期在大興安嶺和黑龍江烏蘇裏江一代打獵捕魚放牧為生,到了後期,部落漸漸的強大,部落活動的區域橫跨整個大小興安嶺,包括現在的外興安嶺和長白山。

狼圖部是一個信奉狼神的部落,他們極度的崇拜狼,每一個新生兒出生後滿月之時,就要在祭司祈福之後,在胸口紋上一個狼頭。

部落以狼群的製度管理,集體合作打獵,由部落首領帶領,很快就強大起來,開始分裂出一個個小部落,狼圖部落也就成為了一個國家,原先部落的首領成為了統治者,他們走出了東北的老林子,建立城池,征伐周邊。分裂出去的最強大的一個分支是“契丹”族,也成為了遼國的發源,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日漸強大,於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冊元年(916年)稱皇帝,國號契丹。

建立國家之後,狼圖契丹的許多人走出大山,進入了繁華的都市生活,於是這個部落漸漸的消失了。

但是任然有一些人,固守著祖代的生活方式生存在東北的深山老林子中,捕獵打漁,挖參養鹿,這些人為了對抗惡劣的自然環境組成了一個新的部落,就是“狼圖女真“。

“狼圖女真“也可以追溯到金國的起源,總而言之,起源於東北的遼國和金國兩個國家淵源頗深,後來,金國滅了遼國。

遼國苟延殘喘,一直到最後被蒙古徹底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