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漢八刀的九竅玉!(2 / 3)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這幾年古玩市場的贗品突飛猛進,就連我都不敢自詡不上當。我之所以知道這是西峽玉仿的,是因為我前一陣子才受過騙,從一個一口陝西口音老實巴交的農村漢子那裏收來一堆掛著浸的玉器,當時我還覺得很賺,結果回頭九叔過來一看,發現那堆玉器全都是西峽玉和卡瓦石高仿的,就值十幾塊錢,當時沒把我哭死。

在潘家園兒這一畝三分地混,是沒有芭蕉扇,過不了火焰山,手裏眼裏沒點有含金量的東西是呆不下去的。

想到這裏我心裏這叫一個氣,再看那癩子,黑子說破了這些玉器是西峽玉之後,他臉色也稍稍變了變,裝作打量我們古董店的環境。

我臉上不動聲色,撇撇嘴伸手拿過一塊兒假的西峽玉,在手掌上掂量了一下,道:“我說大兄弟,你這東西是古墓裏頭倒出來的吧?”

那光頭臉上表情一變,神色有點尷尬,,聳了聳肩膀雙手擺道:“別胡說,這真是家裏祖傳的,祖傳的!”

我心說你他娘的把你家老祖宗的九竅玉塞給摳了出來,你老祖宗不得變成粽子吞了你?

心裏這麼想,我嘴上還是道:“大兄弟,你這批玉器裏頭隻有兩件兒是硬貨,其他的都是軟柿子不禁捏啊(意思是假的)“

我嘴上給他留了三分麵子,這癩子也有自知之明,想要說些什麼,又看到黑子一堵鐵塔一般站在旁邊盯著他,黑子以前在雲南當緝毒警是真的拿槍殺過人的,說話做事都像個殺手,他沉默起來我都怕,別提這癩子了。癩子瞧了瞧我們,想邁步出去又不太敢挪步子,帶著哭腔道:“是我栽了,二位確實是有眼力界,我這兒還有些硬貨,算是低價出手,折個價賣給你們了!“

說著這癩子從懷裏掏出來一個黃橙橙的雕龍畫鳳的蛐蛐罐兒。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

因為我看出來了,這個蛐蛐罐兒是個真貨。

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的八旗子弟,非常喜歡鬥蛐蛐熬大鷹,鬥蛐蛐的學問完全可以開設一門學科。蛐蛐兒有白麻頭、黃麻頭、蟹殼青、琵琶翅等區分,當時戰鬥力強大的蛐蛐兒在富家子弟當中價值千金,而比蛐蛐兒更貴的就是蛐蛐兒罐!

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蛐蛐兒罐也是這個道理。上等蛐蛐兒身價千金,蛐蛐罐兒自然也要以青白色寶罐來裝,蛐蛐罐兒有永樂官窯、趙子玉、淡園夫人、紅澄漿、白澄漿之分,在清朝康熙乾隆盛世年間,一個極品蛐蛐罐兒的價格可以在通州買一處宅院兒,相當於現在一棟八十平米房子的價格,可見這東西有多值錢?

到了現在,雖然沒多少人玩蛐蛐兒了,但是老北京人裏頭有不少懷舊的古玩界大拿,對這些東西情有獨鍾,玩古玩的大拿沒有一個窮的,那種人嗜古董成癡,寧可餓死也要把好寶貝入手藏起來。所以這蛐蛐罐兒收了,想要買的人大有人在。

我有些激動,隻好微微咳嗽一聲,盯著這癩子道:“我能上手瞧瞧麼?“

癩子自知理虧,點點頭小心翼翼地將手裏的蛐蛐罐兒遞給了我。

我仔細看了看,又翻著這蛐蛐罐兒底下摸了摸,確認這是一個清朝皇家仿製的永樂官窯蛐蛐罐兒,清朝時期許多皇室子弟喜愛鬥蛐蛐兒,宮廷內務府有仿製明朝永樂官窯的蛐蛐罐兒。

我手頭這個,就是正兒八經的清朝內務府監製的,皇家專用的蛐蛐罐兒。說不定當年是康熙爺把玩過的,這上麵雕龍畫鳳,描著金漆,一條蟠龍張牙舞爪昂然於上,口中一顆紅彤彤寶珠,周身祥雲繚繞,一看畫風就是出自名家之手。這蛐蛐罐兒胎質細膩,瓷晶玉潤,是正兒八經的康熙年間的清皇室仿造永樂官窯蛐蛐罐兒。

我看了之後,黑子也拿過去仔細地鑒定了一下。

我和黑子能被九叔這麼放心的放在潘家園兒,一來是因為我在東北的時候幫九叔看了好幾年店,眼力和閱曆都夠了,第二個原因是黑子這個人。

黑子的經曆在我看來簡直可以寫一本《殺手是怎樣煉成的》,他在雲南平遠當了八年緝毒武警,手上有二十幾條人命,那邊是中國走私的南大門,許多文物還有汽車之類的東西都是從那邊走私的,他眼力界並不差。從部隊回來之後他整個人很古怪,做事情非常上心很喜歡學習,沒事就請教一些老古董,學了不少鑒定文物的方法。

我比較急躁,而黑子很沉穩,我們兩個搭配起來正好合適,這才是九叔能讓我們兩個毛頭小子坐鎮潘家園兒的原因。

我抬頭一看那癩子還眼巴巴的盯著我,連忙道:“快坐啊大兄弟,來坐!”

說著殷勤的給他上了茶水,然後讓他在沙發上坐下來,我們慢慢談,順便叫黑子去把外麵的東西收一收,今天做完這一單,就算是收攤了。

我有萬全的把握能拿捏住這癩子,因為今年正在嚴打,什麼盜竊犯罪的事情抓進去都得判個十七八年,他手裏這批東西明顯來路不正,如果他不賣給我們,我不介意讓黑子捉住他,我和黑子做一回檢舉“倒爺”的良好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