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個長著金牙的男人!(3 / 3)

潘家園的規矩都是從琉璃廠傳過來的,琉璃廠從明清時期起就是著名的古董一條街,也是出名的贗品集中地,不得不說老祖宗就是有智慧,那些規矩到了現在依舊通行。

而規矩就是為了防止惡性競爭,讓古董這個行業裏的人互相都有飯吃,大家都餓不著。

比如說擺在外麵的古董,這裏麵就有一個門道。

所謂人分三六九等,古董也分上中下品,一般的散客遊客,來潘家園兒就是張張眼,見識見識,看看古董,這種人你拿上好的古董給他,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反而容易把你的古董給損壞咯。

而有一些人是真的行家裏手,浸淫古董多年的那種,真貨假貨上手瞧一瞧,摸一摸,看一看,就知道來曆,這種人是衝著潘家園的名氣來的,有一些是外地來北京淘寶的“淘客”,都是火眼金睛的行家,你拿一堆假貨丟在外麵,別人一看,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麼?

但是你全把好的物件擺出去也不成,你這麼一擺,別家一看,豁,比誰的好東西多是麼?

這一來就成了大觀園了,什麼幺蛾子都能出來。

所以我們都在固定的時間點,擺固定的東西。

上午潘家園沒人來,中午下午來的基本上都是遊客,改革開放後北京來了不少老外,祖國人民也有錢了,來北京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你來旅遊,你就要帶點特產什麼的吧?北京最不缺什麼?曆史啊,曆史造就了文物,文物哪裏找啊?潘家園兒啊!

於是造假的贗品多如牛毛,我雖然已經跟著九叔幹了兩年了,也不敢說能完全分辨出真品和贗品的區別,但是拿贗品來忽悠老外我還是很樂意的。

到了下午快要晚上的時候,這個時候是真的“老古董”們出沒的時候,我們各個古董店會象征性的把一些真的古董擺出來,示意咱們店是有真家夥的,但是上午那些人不識貨。

這有個講究,是關於古董這個行當的。

因為天色將暗未暗的時候,人看什麼東西都容易看錯,這個時候最考究眼力和判斷力,尤其是在古董這個行當,這個時候來買古董,說明他對古董極其有研究,不怕被坑。

而做生意的人,到了下午黃昏的時候,也快要打烊收攤兒了,人心裏都有點鬆懈,價格不會咬的比上午中午那麼緊,因為上午下午的時候不愁人來買。

懂行的人管這叫“打牙祭”,意思是出來吃好的。

但是行家也有看走了眼吃錯了的時候,看走眼了買了個贗品,怎麼辦?當作花錢漲見識了,總有讓我撞見真貨的時候,這就像是賭博一樣,是一種心理博弈。

九叔常說玩古董這個行當有癮,一旦你開始收藏一件藏品,很快你就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玩古董是最燒錢的行當,富者一夜暴富,窮者轉瞬無財。

所以古董生意看的多,買的少,有時候一天也不一定能賣出去一件,但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是寶貝總有人惦記著,早晚會有人買。

我將幾個清朝琺琅器擺在外麵的攤子上,左右一瞧,今天潘家園冷冷清清的,到了這個點兒了也沒多少人,估計是沒有生意了,我幹脆轉過身招呼黑子,叫他收攤。

說到黑子,他就是黑瞎子的兒子,黑瞎子叔叔和大伯孟鐵柱一起上山後再也沒能回來,但是他已經有了老婆孩子,黑子就是他的兒子,本名叫張軍。

因為黑瞎子叔叔被追認了烈士,黑子初中畢業後特殊照顧去當了幾年兵,複員回來後沒找到工作,在大伯孟鐵柱要求下被九叔安排在我們店,和我一起照看生意。

黑子這廝長的五大三粗,黑不溜秋的,一點都不像是東北男人。據他自己說他是去雲南當兵才被曬黑的,他時常說自己當年在雲南平遠當緝毒武警的時候天天在熱帶叢林拿槍打毒販子,這身黑皮膚就是最好的迷彩服。

我剛給黑子說了一句,忽然身後傳來一聲呼喊。

“小兄弟,你這兒收玉石不?”

我扭頭一看,發現一個光頭男子,兩隻手插在袖套裏,眼珠子滴溜溜亂轉,正警惕地望著我。

這個人見我看著他,咧著嘴一笑,有兩顆牙齒還是金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