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首古詩名叫“夜光杯。你不陌生吧?”
“當然!現在的小學生都知道。”天方回答。
樊嶽雙眼直直的盯著他,神情認真的說道:“如果,我說如果······”樊嶽說話磕磕絆絆,仿佛喉嚨被一股莫名的力量勒住了一般。“如果我從電子閱覽室中發現的遊記是真實的的話,那麼接下來我所查到的,令我都感到震驚事情,就在這首古詩之中。”
天方愣了一下,在他的印象中,樊嶽從來沒有如此慎重認真地和他用這種語氣說話,他愣了半晌,心中猜測著他要說的是不是慎人的東西。
“這首詩來自唐代,而據史書記載,這首詩所存在和流傳的那段時間,就是樓蘭滅亡的時間,兩個時間點在曆史上重合,並且詩中說的‘醉臥沙場’,這個‘沙場’就發生在樓蘭古國附近,從某種意義上說,樓蘭根本不是因為自然災害而隕歿消失在沙漠之中的。”
“你說的是被人滅國!”天方深感震驚,觀月樓蘭古國的這種滅亡說法,他從未聽任何一位曆史學者說過。
“沒錯!這首古詩,其實隱含地告訴了我們很多內容,‘葡萄美酒’,這種東西哪是我們漢族人熱衷喜愛的東西?這是從遙遠的邊疆沙漠地帶傳入中土,在興盛開放的盛唐,樓蘭作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從西漢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想想唐朝邊疆問題,樓蘭的滅亡其實必不可免。垂涎這塊土地的人何止匈奴?現在咱們第二句話中的意思,你便又發現,‘琵琶’這種樂器出現在古詩中,這種樂器不用我來介紹了,也是來自邊疆,說明當時的唐軍已然兵臨城下,就在塞外樓蘭的附近,隨時準備開戰。要不然第三句就不會隱含著生死存亡,戰死沙場的悲壯了。”
“那你覺得唐軍攻打樓蘭為了什麼?”天方本來是想弄明白天蠶金絲的秘密的,現在聽起樊嶽將曆史故事說得天花亂墜,差點被他搞得一頭霧水。
“不知道!”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不知道,他自己也尷尬的聳肩;“但種種跡象表明,唐軍攻打這裏,絕非為了什麼狗屁夜光杯那麼簡單。這裏盛產昆侖玉,又有天蠶金絲,什麼樣的東西能激發起一個沙漠地帶富饒壯麗,難道不引人深思嗎?”樊嶽的這番說辭,顯然不像是緊緊查閱了電子閱覽室某本曆史就有的見地。
天方對他的這番頗有研究的說辭,感到無比驚訝,“沒想到,你對樓蘭很有研究啊。”
“喜歡閱讀一些奇怪的物種的科普書和離奇的故事遊記曆史書而已,所以談不上研究,怎麼能跟你這個推理小說作家相提並論,真是見笑了!”巧妙地化解了天方的好奇和疑問,樊嶽不慌不忙地繼續說著他到現在都沒有解釋的天蠶金絲的秘密。“我知道你現在急於知道天蠶幾絲的事情,但你細心聽我說完下麵我研究了很長時間的曆史資料後,你就會明白天蠶金絲所要傳達的某些隱秘信息。”
天方很清楚的聽到樊嶽說自己“研究了很長時間······”的話,這更讓他開始覺得這次來找樊嶽是冥冥中早就被安排好的,他的腦袋中突然閃現這種奇怪的想法,但理智和興趣還是讓他繼續聽下去,沒有追問。
“我是理科生,研究生物又是我的本行,所以我能確定,樓蘭古國所在地一定隱含著某種長生不息的自然力量,所以才在幹旱的沙漠地帶繁衍出這樣的文明世界,當然我這可不是唯心主義或是宗教信仰,一個皇帝能不惜自己的聲譽,而排遣一支軍隊來剿滅一個民族城邦,他想得到的東西一定不是這個城邦那麼簡單,尤其像唐太宗這樣的明君,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唯有長生不老這樣的巨大誘惑,才能使他徹底摒除道德束縛。”
“你的意思是,他的目的其實和忽必烈一樣,都是為了得到某種可以長生不老的東西?”天方終於發現樊嶽話中所要說的重點。
“對!這是最合理的解釋,哪個君王不想長生不老,永遠統治一個偌大的王朝!”樊嶽的說話語氣中也帶著憤慨和激昂。
“確實,每個君王都是貪婪的,他們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尤其是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可以不顧任何人的安危。但你的這番說辭未免也太武斷了吧!而且······你所陳述的曆史,未免也充滿濃濃的偏激味道。”在天方這個純文科生看來,樊嶽所憑借的某些曆史資料進行臆斷樓蘭滅亡原因,帶著極其強烈的仇恨。
“誰都沒有想到,樓蘭人即使是與唐軍玉石俱焚,也不願意出賣他們賴以生存的自然力量,所以最後他們選擇沉默沙漠之中,寧願永遠被黃沙掩埋,也不願為了苟活,淪為別人的奴隸,從此背負亡國奴的稱呼。這就是為什麼樓蘭在沒有任何史書詳盡記載的情況下,就消失在了後來的曆史中,最後被秘密派出去的唐軍也未能圓滿完成唐太宗李世民任務,與樓蘭一同消失在了羅布泊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永遠伴隨著漫漫黃沙。從此之後,是不是除了樓蘭之外,就連文明於世的酒泉夜光杯也沒有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