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請坐。”
“小喬夫人,國色天香。子敬得以見到夫人真是三生有幸。”
以往這種讚美寒暄之詞喬蓁聽多了,可是魯肅的話聽起來就是有一種讓人信服的力量。
喬蓁頷首,“先生過譽,聽聞先生與夫君是故交,先生不必客氣,盡管將府中當成自家一樣。”喬蓁笑盈盈的招呼魯肅。魯肅目不斜視,確實真君子,喬蓁與魯肅談論了半晌,周瑜終於從吳侯府回來,一看見魯肅,就與他抱在了一起,“子敬你可來了!”
“你都把我的母親都請到這來了,我豈敢不來。”魯肅揶揄道。
“哈哈哈,蓁兒上酒!我今日要與子敬暢飲。”
“是,夫君。”喬蓁便退下,去廚房準備佳釀。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是早聽過這江東二喬的美名,公瑾當真好福氣,佳偶天成,羨煞旁人。”
“此言差矣,子敬也是半個月老,若是當初沒有你借我半個糧倉,我和伯符怕是也沒有這段姻緣。”
“公瑾這話說的好,敢問我母親可在公瑾府上?”
“不在我府上,在吳侯府中與國太做客,相談甚歡。今日我已和主公稟告,明日便會與你詳談,今日我們隻談風月不談國事。”此時喬蓁的酒正好端了上來,“夫君,先生,請用佳釀,妾身告退。”
“蓁兒莫走,將古琴抱來,為子敬彈奏一曲。”喬蓁會意,連忙抱了古琴來彈奏,經過周瑜不斷的指點調教,喬蓁的琴藝可謂突飛猛進,喝到微醺時,周瑜與魯肅也興之所至倚歌而和。
酒過三巡,魯肅借著酒勁問周瑜該何去何從,聽欣悅說周瑜酒量是極好的,從十三歲開始除了與孫策久別重逢醉過一次,從未醉過,堪稱千杯不醉。周瑜也借著酒意笑答:“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曆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
魯肅若有所思,周瑜向喬蓁遞了一個眼色,喬蓁會意連忙打圓場,“夫君你喝醉了。說了不少醉話呢。”
周瑜借著酒意,微醺的說:“胡說,這人在醉的時候,才說真話。”喬蓁搖了搖頭。“先生見笑了,夫君醉了,先生莫當真,夫君我扶你回房。”
“不,我今晚不去你那兒,我今夜要與子敬同榻。要是明日子敬走了,就不知何時能再會了。”
“好了公瑾,別裝了。我明日和你一起去拜會主公。”
“子敬此話當真?”周瑜一瞬間“醉意”全無。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兩人擊掌為誓。
周府大廳內,琴聲,歌聲,笑語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