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代漢者,當塗高也(1 / 2)

張濟之死,就像九月的秋風一樣,迅吹遍了大漢各地,引起無數的波瀾!

有人拍手叫好,慶幸在爭霸道路上又減少了一個對手,下城池就那麼多,每少一個,自己就可以多分一份,成功上位的機率也就增加一分!

不要看這一分,為了它,很多人不惜殺個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也有人兔死狐悲,傷懷不已,群雄爭霸猶如大浪淘沙,不知多少風雲一時的英雄豪傑,都被曆史的長河席卷而去,再不回頭,今日是張濟,明又是誰?

張濟好歹還能全屍入殮,有三尺黃土埋身,輪到自己時,就怕死無葬身之地呀!

關中,長安城,聽到張濟身亡的消息,蕭逸沉坐半響,久久無語,而後下令高搭靈棚,隆重祭奠,並和馬六、大牛,三人一起身披重孝,以子侄禮上前跪拜,不管張濟為惡也好,行善也罷,畢竟他們是從同一個地方走出來的,而且同生共死過!

如今老朋友去了,一柱清香,一杯水酒,一份心意而已!

九月,也許是老爺都厭倦了過多的殺戮和死亡,原本紛亂不堪的下突然沉靜下來,北方的袁紹集團在徹底占領青州全境後,就像是一條吞噬完獵物的巨蟒,趴在那裏一動不動,靜靜的消化起體內的食物來。..

徐州牧劉備在權衡一番後,將東部重鎮下邳城暫借給了四處漂流的呂布,希望這頭虎鳩能成為他和曹操之間的一個緩衝力量,起到看門狗的作用。

不過他忘了,虎鳩終究是虎鳩,早晚是要吃人的!

劉表、劉璋這兩位漢室宗親,依舊盤踞在富庶的地盤上,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下爭霸這件事好像從來就跟他們沒有半點關係。

反倒是征戰江東的孫策,弄出了不的動靜,這名十九歲的將,憑著區區八千人馬和手中的一杆镔鐵長槍,先後攻破會稽、曲阿等城池,大有橫掃江東六郡之勢,因為他勇敢善戰,頗有當年項羽的風範,因此得到了一個霸王的稱號,令下諸侯側目!

………………………………………………………………………………………………………………………………………………………………

淮南,壽春城,在平靜的氣氛中,一場震驚下的暴風驟雨正在醞釀成形,如今已是陰雲密布,驚雷陣陣了!

“袁家四世三公,海內仰望,如今傳國玉璽又在我手,若不稱帝,是違背理民心也!”偽皇宮裏,袁術高高舉起傳國玉璽,正在努力的向部下們灌輸一個道理,自古以來,君權神受,如今代表命的玉璽就在我手中,你們這些家夥怎麼還不快點三跪九叩,擁戴新君呢!

在袁術看來自己登基稱帝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論出身,他是袁家嫡子,高貴無比,論實力,他坐擁江淮一帶最富庶的土地,兵精糧足,冠絕諸侯,此外還有象征命的傳國玉璽在手,當年漢高祖劉邦稱帝的時候,都沒有他手裏這一手好牌吧!

一個泗水亭長都能做到的事,他堂堂四世三公的後人會做不到嗎?

“此外,大家都忘了哪句流傳已久的讖語了嗎?”看到部下們還是死氣沉沉的模樣,大怒的袁術把最後的殺手鐧,也是他最重要的精神依靠拿了出來。

果然,此言一出,原本沉寂的死水立刻泛起了波瀾!

“代漢者,當塗高也!”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下間流傳起這樣一句讖語,而且深入人心,越傳越廣,下到平民百姓,上到帝王將相,無不議論,當然,都是偷偷的!

一代雄主,漢武帝就曾感歎過“漢有六七之厄,法應流傳死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

連皇帝都深信這句讖語的威力,那些別有用心者自然更是日夜揣摩,反複思量了!

而袁術,就是一名自學成才的讖語大師,而且造詣頗深自己認為的,在他看來,塗高,既路途高處的意思,而自己正好字公路,這二者之間,冥冥之中不是正好吻合嗎!

“我當皇帝,那是連老爺都背過書的呀!”

可惜,無論是傳國玉璽,還是百年讖語,最多不過是掀起一絲波瀾,很快又寂靜無聲了,袁術所期待的那種群臣哭泣勸進,他不當皇帝,大家就要抹脖子、上吊的場麵根本沒有生,大家集體選擇了沉默,而沉默,就是無聲的反對!

大家誰也不傻,皇帝的寶座豈是那麼好坐的,就怕坐上去容易,想要退下來可就難了,為了你袁術一個人的皇帝夢,讓大家一起來背亂臣賊子的罵名,就是一向以愚忠著稱的大將紀靈,這時候也低頭看地,一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