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本是一座邊塞城,周長不過數裏,人口不足千戶,農工不振、商旅罕見,即便在以苦寒著稱的幽州境內,也是出了名的窮鄉僻壤!
幸運的是,這裏的風水絕佳,出了一位頂立地的大人物,漁陽也跟著風生水起了。
原來的城被夷為平地,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十幾萬工匠、民夫在工地上日夜忙碌著,無數的商人、貨物也出現了,使得新城生機勃勃,而這一切都是蕭逸主持的!
蕭逸之所以歸隱漁陽,一是想念自己的家鄉了,希望在此安度晚年;二是為子孫們做長遠打算,也是為蕭氏帝國欲先謀劃!
關中地區固然富庶,可是麵積太過狹了,糧食產量有限,難以久為國之根本,蕭氏帝國未來的都城,早晚要遷移到漁陽來的!
蕭逸親自主持築城,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日後子孫們遷都的阻力就多了,這可是蕭氏始祖修築的城池,誰還敢違背祖宗不成?
新城與洛陽、長安一樣呈長方形,內部為棋盤式布局,大街道橫平豎直,各處區域分工不同,又緊密的形成一個整體,規模宏大,氣象萬千,蕭逸還給它起了個新名字--大都城!
不但名字取的霸氣,大都城還有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它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城市!
古人築城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生命、財產安全,城牆是最重要的依托了,因此無不修築的又高又厚,甚至是雙層城牆!
蕭逸偏偏反其道行之,設計修築了一座沒有城牆的城市,並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另有深意:
一則,隨著時間推移,居住人口越來越多,大都城肯定要逐漸擴大的,如果修築了城牆,就會阻礙城區發展了,對城市的未來不利!
二則,讓蕭氏子孫住在一座沒有城牆的城市中,才能永遠保持警惕性,也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善待百姓、勤練兵馬,民心才是最堅固的城牆!
如果有一,真讓敵人打到大都城下了,蕭氏帝國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要城牆又有何用呢?
就這樣,十幾萬工匠、民夫揮汗如雨,忙碌了一年多時間,大都城初具規模了,不過也遇到一件難事--沒錢了!
“嶽父大人啊,您再不給婿調撥錢糧,婿就隻能找棵歪脖樹上吊了,您老人家看著辦吧!”
郭靖找上門來了,一手拿著賬冊,一手拎著繩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被任命為大都令,專門負責築城之事!
築城花錢如流水,沒錢什麼也玩不轉,郭靖被逼的沒辦法了,隻好來找老丈人要錢,不給錢就上吊,讓對方女兒守寡去!
問題是,大魏帝國正在秣兵曆馬,為發起統一戰爭做準備,錢糧消耗極大,府庫頗為緊張,因此修築大都城沒用朝廷來撥款,用的是蕭逸以及夫人們的私人財產!
蕭逸富甲下不假,但是以個人之力修築巨城,還是倍感手頭吃緊的,流動資金幾乎消耗殆盡了,要是再弄不來錢糧,那就隻能暫時停工了。
“郭奉孝聰明過人,世稱‘鬼才’,怎麼生了你這個蠢貨,區區錢財而已,找人借一點不就行了!”
“築城所需的錢糧,起碼在千萬以上,何人有如此財富啊?”
“士族門閥!”
經過多年打壓,士族集團的軍事、政治實力所剩無幾了,可他們的腰包還是很豐厚,擁有大量的莊園、良田、礦產之類,以及眾多的依附人口,隻要找到合適機會,士族集團很可能死灰複燃!
於是乎,蕭逸親手寫了很多欠條,派人分送各地門閥家主,直言自己手頭比較緊,希望念在以往‘交情’上,拆借自己一些錢糧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