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碗底生蓮(三)(2 / 2)

傳說畢竟是傳說,古代沒有媒體曝光,所以人們的八卦多來源於說書先生。為了吸引客人,很多宮廷秘事都被茶坊說書人誇大其詞,以訛傳訛,最終才造成了眾多美麗的誤會。至少在上一世的謝君宛看來,長生碗不過是一個杜撰的故事,也許真有長生碗,但是卻未必有碗壁生蓮那麼神奇。

可是現在謝君宛不這麼想了,看著手裏這隻越窯青瓷,她完全不知道該作何解釋,眼前的這隻碗,不光會遇水生蓮,還會自己發光,這種事情一件完全超出了她所掌握的知識範圍,別說見了,謝君宛就是聽都沒聽說過。

謝君宛記得她翻閱過《故宮典藏》,上麵有過一則關於長生碗的記載,元朝兩隻長生碗分別存放在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兩隻長生碗的造型一模一樣,因為兩隻白釉碗都是元朝燒製而成,加上史書記載得又玄乎其玄,真正的長生碗又沒有人見過,所以那兩隻碗就被專家們認定為是那對被忽必烈視若珍寶的長生碗,並且一直存放在故宮之中。

古籍記載長生碗遇水則蓮動,遇光則神聖,不過後來現世的長生碗並沒有這兩個特征,因此人們隻把這當成誇大謠言,就連故宮方麵也這麼認為,沒有人相信史書記載的內容。

正是因為如此,台北和北京兩個故宮將所珍藏的那對假長生碗碗當成了真的。為了得到對方手中的那隻,台北和北京兩個故宮為此展開了長達幾十年的拉鋸戰。但是謝君宛現在可以肯定,兩故宮存放的那對長生碗應該是一對贗品。想到這兒,謝君宛就有些發囧。為了一對贗品,這麼折騰,真的好嗎?

因為記載玄乎,所以假的也成了真的。如果謝君宛沒看到這隻碗,她也會以為那對長生碗是真品。隻有真正見過碗底生蓮的人才能真正感覺到這隻碗的不同凡響來。史書的記載遠不如肉眼看來獲得的那種震撼感,蓮隨風動,碗底蓮花散發出來的那種高貴典雅,伴隨著淡淡白光,令人癡迷沉醉。

這樣神奇的東西,換成任何人看到之後都會激動到無法自控。這是一隻唐朝越窯青瓷,即便是憑借現代的高超技藝,也無法製作出這樣美輪美奐的瓷器,能讓碗底生蓮,唐人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看著碗心那奇異的一幕,謝君宛的心中不斷翻騰著。縱然她心中早就明悟,中國古代曆史上的能工巧匠從來沒有缺過,可是眼前這隻碗的精湛工藝,還是讓她暗暗吃驚。

得到這隻越窯青瓷完全是一場意外,謝君宛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隻不起眼的白釉碗,居然引出這麼多意外來。就連陸懷如一定都料想不到,這隻越窯居然在他手裏打眼了。

碗底生蓮,加上這隻碗來曆不凡,這已經不僅僅是唐朝瓷器那麼簡單了,而是頂尖國寶級重器。謝君宛覺得,這隻越窯,也許就是僅存的那一隻了。

不知道忽必烈在殺死那個窯工之後後悔沒有,因為他的一時憤怒,那兩隻長生碗成為了孤品,再也無人知曉碗壁生蓮的秘密。

謝君宛心中隱隱有些猜測,也許她的這隻碗,與那對長生碗有著莫大的關聯,隻可惜要研究出這隻碗藏著的秘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隻碗是怎麼流傳下來的,為什麼要用這麼神秘的掩飾手法進行掩藏,它又是如何製作的,這些都需要謝君宛慢慢去研究考證。

(每次都斷更,一次次食言,真心覺得對不住各位親了,忙上課,忙新房裝修,都成了陀螺,好不容易抽出時間碼字,爭取不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