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所有的接待工作中最重要的,毫無疑問是接待最直接的領導視察,比如現在象高哲堂這樣的市長下縣來視察,無異是最為之隆重的規格接待。
雖然說,幾乎所有的領導下去都響應中央的號召,辦公室的同誌會提前和地方的領導打招呼,說不準迎接,話雖如此,可地方的領導幹部卻很為難,他們心裏有著這樣的一個思想:官威難測!
如果真的不迎接,他們又會害怕下來的領導覺得沒被尊重,暗給你記一筆,迎接吧,又害怕給領導的印象不好,後來,許多地方的領導幹部似乎就達成了一個共識:摸著石頭過河,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寧可做過火受到批評也絕對不能因為沒做到位而被某領導記心裏。
就這種摸著石頭過河,一邊試探,一邊工作的思想指引著,地方特色的接待套路並沒有消退,許多地方還變本加厲,屢令不行。
對於永寧這次路迎,高哲堂也甚為理解,卻難為容忍,可現在亦不好發脾氣,但臉卻無法克製地板了起來,偏過頭淡淡地和吳漢偉說:“你去把王瑞炳叫上來。”
高哲堂看到王瑞炳上了車就板起臉,嚴肅的說道:“瑞炳同誌,你告訴我,是你這個縣委書記說話不起作用呢,還是我這個代市長說話不起作用?”
王炳瑞顯然頗善於應付這種場麵,他在高哲堂身邊坐下來,說:“是我的錯,我向市政府檢討。”
高哲堂也沒有興致聽這位身出市委辦公室的縣委書記套話般的檢討,仿似沒有聽聞到王炳瑞的話一樣,直接跳過說:“接下來你們是怎麼安排的?”
王瑞炳陪著笑臉地說:“現時間也不早了,我考慮先休息一下,然後吃午飯,下午由永寧班子彙報一下永寧的情況,視察安排在明天,我們選擇了……”
王瑞炳還沒有彙報完,高哲堂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說:“不需要休息了,我們抓緊時間,先聽聽彙報,爭取下午到各處走走。”
上午是一個簡短的彙報會,主要由幾位副縣長和相關局行負責人彙報工作,人大主任和政協主席也列席做了空洞的發言。
高哲堂自始至終認真聽取,對於其中的數據頗興趣。
永寧縣是近江市東邊的一個縣,山區麵積占了大部分地區,整個縣八十萬人口中,農業人口占了三分之二多,經濟排名全市末尾,可就是這樣的一個縣的工業統計數據上年報工業總產值為65.1億元。
高哲堂能夠想到這些數據多半失真,就算安常規減去摻水的部分,也有一定的誇張,想想吧,整個近江市的去年產值也就是個三百多億,不到四百億的樣子,然而這個農業的縣區,今年的工業產值一項就是整個近江市的六分之一,這光鮮體麵成績卓著,讓高哲堂感覺如孩童操舟,大是惴惴,他不禁再次大量了一番王瑞炳,心中打了個經濟問號和政治歎號。
按照永寧縣的班子彙報顯示,永寧如今正步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上,彙報工作上無懈可擊,甚為完美,高哲堂為此充分肯定,高度讚揚了永寧縣班子全體領導幹部團結協作,努力奮鬥所取得的巨大成績,並勉勵大家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在具體視察工作安排上,王瑞炳也依法而為,把全縣的所有項目工作,去劣存優,剔除那些存在問題和矛盾,效果平平的,保留光鮮體麵成績卓著的,就象一桌精挑細選的好菜擺給新市長,供高哲堂選擇。
高哲堂自己在南海市當過兩年的副市長,自然看得出是明顯排練過的彙演,興致大減,可是王瑞炳肉麻的熱乎勁,高哲堂一行還是按部就班地巡視完永寧安居工程、開發區園區、永寧曲酒廠,所到之處陽光燦爛,一片祥和,生氣勃勃,滿目蔚然。
縱然在這樣光鮮體麵成績卓著的政績跟前高哲堂還是忍不住感到疑惑:近江市市委對永寧的規劃是農業立縣,可是縣裏主抓的各項項目,竟然無一與農業掛鉤。
突然,高哲堂心中一悸,他依稀記得在市長辦公文件上,看過這樣的一份文件:關於對永寧縣“三農”專項撥款批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