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明是一個傳奇的人物,高中時期學習的是文科,高考考入人民大學以後,讀了一年,然後又喜歡上了理科,就斷然退學,回到家鄉,在理科班學習複讀高三,在來年的高考中直接考入清華大學,學習應用化學專業。然後在研究生和博士階段,迷上了碳研究。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已經成為我國碳領域的領軍人物。我國的石墨烯研究也是在他極力的倡導下,才得到了國家的支持,然而並沒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功。但是,在其他領域像煤炭液化等應用方麵,卻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也適應了國家經濟建設的現實需要,因此在21世紀初的時候,石墨烯在我國的研究中,是一個沒有人看得起的小眾品牌。
李靜的這一個重大發現,無意將是石墨烯研究的一支直強心劑,必將帶動我國在這個方麵的研究有一個長足發展。
這一個重大的發現,也隻是在實驗室偶然獲得的,還沒有穩定的辦法,但是偶然中存在著必然,肯定能夠找到穩定的可靠的方法,將這個事情做好,李靜有這個信心。
這個發現也讓中原化工集團的決策層高度興奮,在王啟明教授的撮合下,清華大學和中原化工集團在鄭城成立了一個新的機構——清華大學中原化工石墨烯研究院。由王啟明教授任院長,高彩鳳任副院長主持日常工作,組成了以李靜為首的科研團隊,李靜任科研小組組長。這個科研團隊當中,大部分都是清華大學畢業的本科生和在讀研究生,讓李靜感到壓力山大,畢竟他自己隻是鄭城大學畢業的年輕人。
硬件起來以後,留給李靜仍然是很大的壓力,不僅有工作上的還有生活上的拮據。對於一個吃一袋方便麵就算是改善生活的年輕學生來說,除了熱血和青春,沒有什麼力量能力支撐他這麼勇敢的走下去。
在新辦公室坐了一會兒後,李靜第一次用單位電話打了個長途,是給伏牛的。他現在不知道怎麼樣去解決生活上的事情,老家弟弟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掙錢門路,一直需要生活極其拮據的李靜來周濟。這些無疑讓李靜的生活雪上加霜,無奈的情況下,隻好給伏牛打了個電話,想聽聽他的意見。
“大牛,傷勢怎麼樣了?受傷也不打個電話,我要是不給你打這個電話,老家這邊的同學們都還不知道呢。”
“沒事的,基本上都好利索了,估計春節前就能回到單位工作了。我談了個女朋友,叫格桑,藏族姑娘,是軍區醫院的護士。你談對象了嗎?”
“現在生活負擔很重,經濟上和工作上都不允許,今天給你打這個電話就是想問問你,怎麼樣給老家弟弟找個事情讓他多賺點錢,減輕一下我的負擔。”
“我部隊這裏經濟上很落後,沒有什麼機會。如果他願意移民過來,到邊境地區放牧種果樹,我可以幫忙。但是這裏的條件一樣很艱苦,暫時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榆木疙瘩,旱獺能不能在你老家養?天天在弄這個事情,咋就不知道將這個經濟效益很好的小動物引進到你家鄉呢?”格桑在邊上直接批評上了。
“哎呀,是格桑在批評你了吧,你說的旱獺是什麼東西呀?經濟價值如果比較高,真的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這樣,你先去谘詢一下,我這裏隻能給你提供一些旱獺苗苗,如果可以養,我大力支持,畢竟氣候什麼的不一樣。”
“好的,我先了解一下,先這樣吧,謝謝兄弟。”
“好的,不客氣了,弄好了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