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人,這次你可要小心一點啊。”許多平時和劉備關係不錯的官員紛紛提醒劉備,他們昨天可就得到消息,這次恐怕何太後要對劉玄德下手了。雖然他們不知道理由,可最近朝廷一係列的作為都讓他們開始惶惶不安。
“多謝各位,隻不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次既然是玄德的災難,那麼玄德甘願受罰。”劉備拱了拱手回敬向自己報信的各位大人。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執事太監一如既往的話語響起來。
“平安王,你說一說張讓的人頭帶回來沒有?”何太後淡然的問道,隻不過在場的人哪一個不是老狐狸,知道這次何太後有心針對平安王。默默無聞的站在下麵。
“啟稟太後,臣弟在城外阻擊張讓,可誰也沒有料到張讓大軍居然有十萬餘人,臣弟拚死阻擊,但是力量過於懸殊,臣弟最終無力抓捕張讓回京。”劉備解釋道。無論如何自己都有正當理由。這次自己倒要看看這個何太後究竟是一個什麼態度。
“怎麼可能?平安王你不是為你四弟推托吧。據本宮所知,張讓一介宦官,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力量。欺瞞君上,你該當何罪。”何太後厲聲質問道。
“臣等絕無虛言。”劉備跪在地上誠懇的回答。
“母後,兒臣也相信皇叔是不會期瞞兒臣的。”這時候劉辯看著自己皇叔可憐的樣子,想起以前就是這個皇叔幫助自己登上大寶,也幫助劉備說話。
“皇上啊,你還小,這些事情你不懂的,這些人一天天就是這樣隱瞞事實,說不定下麵有什麼肩部得人的勾當。”有了幾十萬大軍做後備,何太後也有了底氣。
劉備聽見少帝幫自己辯解,眼睛一亮,雖然沒有什麼作用,可卻大大的堅定了劉備保皇的想法。何太後是何太後,少帝才是大漢的皇帝,隻要皇上依舊對自己信任,那自己萬死難報其恩啊。
“劉備,這次有皇上幫你求情,本宮可免你一死,可是你那個四弟,欺君犯上,本宮絕無輕饒,來人啊,去平安王府逮捕王明歸案,擇日處斬。”何太後猙獰的說道,自己等這天等了多長時間啊,自從王明偷看自己洗澡之後自己就一直思考著這件事情,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機會,她怎麼會放過呢?
“太後。”這下劉備真的忍不下去了,你怎麼收拾自己,自己都沒有怨言,可是關係到自己兄弟的生死,劉備就不得不說話了,“不知道太後覺得不到五千人的部隊和八萬人相遇會有什麼下場。”劉備大聲的說道。
其他人也覺得何太後有點過分了,畢竟王明才五千人,哪裏能夠和張讓八萬人鬥爭啊,能夠保全性命就已經算不錯的了。
“城外至今還有我軍和敵人一萬多餘的屍體,如果太厚您不相信的話,可以出去看一下,我軍則損三千餘人,留下敵人五千多人,最後才撤退的,如果太後不相信,可以問一下微臣手下的士兵。”
其他人聽見劉備這麼說,更加覺得太後過於嚴厲,這完全明顯的就是打擊報複,他麼也見到過劉備手下士兵的戰鬥力,三千人拚掉對方五千人絕對沒問題,隻剩下兩千人,如果王明還不逃跑的話他們就該懷疑王明是不是白癡了。
“哼,你說張讓他們的軍隊有八萬人,那你們是怎麼逃跑的,別告訴哀家張讓會眼睜睜的看著你們離開,那個王明一定和張讓有著不可告人的關係,本宮前幾日還看著王明進入總管府和張讓密謀,如果不是張讓和王明有關係的話,他怎麼會放過報仇的機會。”何太後被劉備反駁後立馬開始強詞奪理,為了陷害王明是什麼都不管了。
“太後,老臣覺得王明是不可能和張讓有關係的。”盧誌這時候也站出來為王明辯解。
“微臣附議。”蔡邕也站了出來。
“臣等附議。”看著盧植和蔡邕這兩個朝廷大拿都站出來,以盧植為首的文臣官員也站出來,還有一些就是以前和張讓有聯係的一些官員也站了出來,現在保住王明就等於在日後抱住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小命他們可是不遺餘力。
“哀家心意已決,爾等切勿再議。退朝。”何太後看著這些人和自己做對,氣急敗壞的說完這句話就拉著自己的兒子離開了這裏。剩下這些大臣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王明究竟怎麼得罪這個何太後,何太後這麼堅定要殺害王明,不顧忌自己這些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