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137——192年),字子師,東漢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他出身於名門旺族的官僚家庭,飽受封建教育,從小好大節,習經傳,練騎射,立誌報國,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譽之為“王佐才也”。
現在的蔡邕絕對不會想到就是這個被譽為王佐的人,居然會在日後對他舉起屠刀。
“各位大人,請坐,這些酒菜就當本店贈送的。”店老板笑嗬嗬的樣子簡直就快笑出花了,沒想到這三位大儒居然回到自己這個小店,隻要打出這個名頭,恐怕自己酒樓的生意會越發的紅火啊。
“不用了,店家,這點錢我想我們還是出得起的。”店老板打的什麼主意他們也清楚,為了不招惹以後的麻煩,他們還不至於貪這點著小便宜。
“蔡大人,盧大人,不知道你們叫在下來做什麼啊。”王允端起茶杯打量著兩個大儒,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前輩,他們出名的時候自己恐怕還在熬夜苦讀四書五經,王允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被這兩位大人看重,雖然自己有點才華,可是在士林中如果說真要找出和這兩位大人比肩的人恐怕沒有人有這個勇氣站出來。
劉備尷尬的陪坐著,感覺自己現在就像一個三陪一樣,陪吃陪喝,陪聊天。
“王大人,想必你也知道現在朝堂的格局,我們已經籠絡的一些人,隨時準備向張讓他們發難,如果王大人加入進來就更好了。”盧植提出這個話題,在座諸位也隻有他有這個勢力和地位發動朝臣。
“何進現在已經昏迷,的確這很有可能是張讓他們幹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否則我實在想不出什麼人來了,張讓這麼做無非就是為了獨攬大權,我們也必須防止張讓,可是我們這些文人手裏根本沒有兵權啊,如果真的發難的話,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王允直接就說出自己現在最大的弊端。一針見血。
劉備的臉色憋的通紅,沒想到自己四弟做出的這件事情居然讓張讓背上了這麼大的黑鍋,如果讓張壤知道了的話不知道會不會被氣死。
劉備不知道的是,這件事情根本就是張讓和王明商量出來的,說是張讓背後指手畫腳也根本沒有錯,甚至張讓當初也猜到了這個結果,但是他自己最終還是同意了。
“賢侄,你怎麼了?”看著劉備這個樣子蔡邕很是關心,劉備一副好像生病的樣子,自己這邊能不能和張讓抗擊可就看劉備手下那三萬大軍了。盧植也就清楚這點,根本步子到這些年慢慢下來王明已經在暗中建立了許多據點,病曆已經從三萬擴充到五萬了。甚至還有一隻八千餘人的特種部隊,甚至最近打算建立重騎兵,兵力已經都找好了。全部算起來足足有近八萬人。
“我沒什麼?”劉備咳嗽了兩聲,沒好意思過多的解釋。這件事情怎麼就這麼坑啊,不過坑的比較有水平,坑的有深度。
蔡邕看了一眼劉備就沒有繼續在意,現在的劉備在她眼裏也隻是盧植的弟子而已,根本還沒有獨立起來。“王大人,至於兵力就不用擔心了,城衛軍方麵何太後很支持我們,禁衛軍一定要保護皇宮的安全,除此之外,這位劉皇叔手上也有三萬人的部隊可供驅使。”蔡邕淡然的說道。
“對,我手下的那三萬人隨便蔡大人使用。”劉備不在意的說道,給人一種紈絝的表現。王允看了一眼劉備變不在注意,就這副心腸,難保以後他自身難保,在朝堂上沒有心機縱使你身份再高貴也是別人的踏腳石,更別說劉備這個皇叔的身份在別人眼裏根本不重要。
“有了這三萬人我們的把握就更大了,不過張讓那邊切不可小覷啊,大將軍手握十萬雄兵仍然沒有讓張讓覆滅,可想而知張讓絕對也有相對不遜色的兵馬或者籌碼,我們一定要謀定後動啊。”王允小心謹慎的性子表現的淋漓盡致。
盧植這時候也給王允倒了了一杯酒,“王大人,說句不客氣的話,現在洛陽城內足足二十萬的兵馬等著張讓,如果王大人不參與的話,到時候被當作宦官一夥的可就不好了。”盧植笑眯眯的樣子,可是卻讓王允痛恨不已,這是利誘不成改成威逼了,不過他也隻能接受,畢竟這次可是宮裏那位的行動,自己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啊。
“諸位,你們都說成這樣了,我能不答應嗎?”王允無奈的應了一聲。
“好,好,好,我們繼續喝酒。”一時間主客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