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說說而已嗎?至於發這麼大的火嗎?”那個常侍也不敢反抗,這些年如果沒有自己大哥的話,恐怕自己這些人根本無法和朝堂裏那些老狐狸對抗到現在。
“安平王的恩師是盧植,我們必須讓盧植官複原職,而且吧左豐交出去,緩和一下我麼雙方之間的關係。”
眾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要知道左豐可是大哥這些年最重視的接班人,結果現在為了緩和關係就要讓左豐犧牲,這究竟發生多麼大的事情,才讓自己大哥壯士斷腕啊。
“大哥,不需要這樣吧,一個小小的安平王而已,說他是王爺都是抬舉他了,隻不過是一個虛銜而已,手裏什麼權利都沒有,如果不是我們雙方的實力差不多的話,根本就用不到它,何須現在這樣啊。”其他的常侍立馬說道。
“你們知道些什麼,在這個動亂的時刻,誰手上有兵馬那才是硬道理,以後都給我注意點,盡量的拉攏那些士兵,劉備就是因為在長安有一些士兵才被這麼看重,不過動亂之後,一旦安穩下來,到時候我們再收拾那個劉備也不遲。”張讓陰森的說道。根本不把劉備放在眼裏。
“大哥,放心,整個皇宮除了禁衛軍其他的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而且還有一部分禁衛軍還是我們的人,這是其他人絕對想不到的。”其中一些常侍興奮的說道,這可是他們這些年的積累,如果不是生死攸關他們也不會交代出來。
“很好,你們放心,這次大皇子登基還不一定呢,本公手裏可是還有一些官員的把柄,到時候未必那些人會幫助大皇子,本公倒要看看那些清高的文人究竟會選擇什麼?”張讓也露出自己的底牌,現在正是給自己兄弟信心的時候,自己也要露出一些底牌讓兄弟們心裏有個底。
“大將軍,我們要到要在這裏坐以待斃嗎?你要知道現在我們雙方的勢力都差不多,一旦讓張讓他們得到別的幫助的話,恐怕大皇子的皇位不保啊。”一個麵貌眾人,白淨的年輕人看著何進說道。
“無妨,我妹妹已經給我傳過消息,安平王那個致始至終都支持著大皇子。”何進興奮的說道,一旦自己的侄子登上那個位子,那自己可就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整個朝廷都是劉家和我何家的了。到那個時候他倒要看看有哪個人敢和他一爭高下。
“大人,千萬奧得意啊,要知道自古多少人就會在這關鍵的一步上,我們一定要謹慎,張讓他們絕不會束手就擒的,說不定他們還有什麼陰謀等著我們呢?”這個年輕人說道。
“本初啊,現在大局已決定,你就不要再擔心了。”何進勸說著袁紹。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日後爭雄天下的袁紹,袁本初。袁紹(?-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為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占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202)病死。
現在的袁紹沒有後來的雄才偉略,也沒有那麼自負,在何進的手下為何進盡心盡力的謀算著。
“大將軍,張讓絕不可小覷啊,這些年張讓的勢力已經遍布朝野,我們根本不知道他究竟還有什麼後手,就連盧植都被他們趕下朝野,可想而知他們究竟有多麼大的勢力。”袁紹擔憂的說道。自己四世三公,可惜現在沒落了,當然再沒落也比其他家族要強大得多,就連何進也不敢得罪他們袁家,隻不過自己畢竟不是嫡長子,所以才混到現在這個地步,否則的話自己怎麼也是一個六部官員。
“放心。”何進不在意的揮了揮手,從自己妹妹哪裏得知長安最後一股勢力,還掌握兵權的劉備到了自己這個陣營之後何進的心思就放鬆下來,自己大局已定,這個天下注定有自己何家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