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好片
曾經陌生的反恐這兩年正越來越被大家熟知,但這類題材的電視劇卻是熒屏空白。記者最近獲悉,國內首部正麵反映武警反恐特戰隊的電視劇《神鷹反恐特戰隊》(原名“雪狼特戰隊”)正在緊張籌拍。由於該劇題材特殊、故事好看,已是未播先熱,得到了眾多電視台的青睞。記者日前專訪了該劇的出品人兼總導演尤小剛,他用“《凱旋》升級版、美劇風格、鐵血柔腸”來概括此劇,並就籌備進展答疑解惑。
談及為何從“秘史專業戶”轉型“軍事專家”,尤小剛說:“其實我是‘軍事劇的開山人’,1982年我就拍攝了第一部軍旅劇《獵鷹》,1986年拍攝的《凱旋在子夜》則是我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的畢業大戲,該劇摘得了飛天獎和金鷹獎。”
疑問一:為何32年後重操舊業?
軍人出身,隻拍作戰不愛演習
記者:從《孝莊秘史》到《西施秘史》,您一共執導了6部秘史,雖然《大清寶典》不再采用秘史之名,但依然是揭秘清朝乾隆王權下大家族的毀滅命運。突然轉道拍攝首部反恐劇,是秘史之路前景堪憂?還是結合當下熱點臨時改變思路?
尤小剛:哪來的前景堪憂?秘史之路還會進行下去,明年就拍。這次決定拍攝《神鷹反恐特戰隊》,緣起於我和將軍的一次聊天。這位將軍在看《凱旋在子夜》播出時是連長,後來幾個著名特戰隊都是他參與建立的,這中間有很多故事。我們談到其實和平年代也要隨時麵對作戰,而且要能打仗、打勝仗,他建議我可以拍拍特戰隊,我說如果寫作戰我就有興趣,光拍演習我個人不感興趣。
記者:那您這30多年不碰現代軍事題材,隻是興趣使然?
尤小剛:對!我本身就是空軍出身,而且到過前線。當年《凱旋在子夜》就是在前線拍的,用的就是參戰部隊,真正帶有硝煙味的電視劇。但自從84年老山戰役後,軍隊沒再打仗,不寫戰鬥中的軍隊我真沒有太多興趣,光寫演習我也寫不出來。特戰隊不一樣,其作戰方式還是很吸引我的,既有智力的角逐,也有武力的對決,而且還將上演海陸空全武行。
疑問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記者:都知道您是“秘史專業戶”,但據我所知您的成名作是《凱旋在子夜》,而不是後來的《孝莊秘史》?
尤小剛:的確,《凱旋在子夜》是我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的畢業大戲,該劇摘得了飛天獎和金鷹獎。就中國的軍事題材電視劇而言,我是開山人之一,現在這些拍軍事題材的,都是在我後麵的。當年的《凱旋在子夜》已經是我第4部軍旅作品,我1982就拍攝了《獵鷹》,之後是《一代天驕》、《緊急起飛》,《緊急起飛》還得了空軍的第一個飛天獎。
記者:雖然《凱旋在子夜》是80年代最為經典的電視劇之一,但這些年觀眾的口味在不斷變化,軍旅劇也不斷推陳出新,您會介意人家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嗎?
尤小剛:我覺得“老將出馬,一個頂倆”更確切。因為我們這部戲是與時俱進的,這個題材好多電視台都很關注,有好本子才有好作品。這個戲光劇本就搞了18個月,有蕩氣回腸的情感,也有震撼人心的氣質。而且,這部戲將有42場戰爭戲,17場對抗,25場大打,陸海空全武行,18般武藝36計,放長線釣大魚。所有最先進的反恐內容基本都涵蓋了:譬如反劫機、反爆炸、反劫持、衛星追蹤布控、國際聯合作戰、信息化作戰、生存極限作戰、潛伏作戰、短促突擊、抵近偵察、裏應外合、斬草除根等,堪稱“武警反恐作戰大全”。
疑問三:上演劇版“最強大腦”?
劇本紮實“五子登科”,翻版《凱旋》美劇風格
記者:之前有媒體用劇版《最強大腦》來概括此劇,您的定位是什麼?
尤小剛:還是軍旅勵誌劇,所不同的是反恐特戰題材。它具有美劇風格,是《凱旋》的升級版,夠得上“鐵血柔腸”。我們著力表現的是時尚社會中一群豆蔻年華的酷男靚女的生活,他們全是文化水平較高的軍官,最低軍銜也是中尉。工作上,他們每天能考慮的是成敗,不能考慮的是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