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曆史之手(2 / 2)

場麵沉靜了片刻,張楊偷眼看了一下,漢少帝的臉色還是一種驚魂未定的模樣,反觀一旁的陳留王,卻是鎮定得很。又過了片刻,陳留王見漢少帝驚得確實沒法開口,於是幫著漢少帝叫曹操和張楊平身,並令曹操為自己和漢少帝備好兩匹馬。

張楊歎息一聲,這漢少帝果然如曆史記錄一般,毫無帝王的魄力可言啊,在陳留王的對比下,卻是太不像是個合格的皇帝了。

上馬之後,陳留王向曹操詢問往那條路回去。曹操本欲指揮兵馬走大路而回,張楊卻是伸手止住了曹操,並將曹操帶到一邊。

“稚叔叫我何事?”曹操疑惑地望著張楊。

由於知道若是走大路回去,必然會遇到董卓。如今張楊帶著曹操較之曆史已經提前找到了漢少帝,張楊打算在袁紹等人找到漢靈帝之前,帶著漢少帝離開,並且避開前來接駕的董卓。在張楊開來,迎接漢少帝回京是董卓霸占朝廷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張楊有心測試這類關乎到曆史走向的曆史事件,自己是否能改變。

“孟德可知,若是我等沿著大路返回洛陽,必然會碰見其他的人馬?”張楊沉聲說道。

曹操一臉疑惑:“如此有何不妥?有了其他的人馬,陛下豈不是更加安全?”

張楊搖搖頭:“孟德此言差矣,若是我等回京途中,遇到一些不懷好意之輩,我等當如何?昔有何進與十常侍之爭,孟德可敢保證之後便不會存在爭鬥?”

曹操沉吟一陣,也想到張楊所說的情況:“那稚叔以為當如何?”

張楊對洛陽周圍的情況並不是很熟悉,於是低聲問道:“孟德可知這附近可有什麼小路?”

曹操思索片刻後,往西南方向指了指:“操知道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往洛陽,且道路也並非那般難走。”

“嗯,如此的話,我們不如走這條小路回去,孟德以為如何?”

曹操點點頭:“好,就按稚叔說的辦。”

於是曹操和張楊帶著驚魂未定的漢少帝與陳留王擇了一條小路往洛陽趕去。

與此同時,距離崔莊數裏外,一支兵馬踏塵而來。遮天蔽日的旌旗上大書一個“董”字,赫然便是北上欲迎接漢少帝回京的董卓。從董卓帶來的兵馬數量來看,確實比其他的兵馬數量多出太多了,而且全軍散發的那種殺伐氣息,告訴人們,這是一支經曆過血火洗禮的軍隊。

“文優以為,我等當從那一路去尋少帝?”一個身體略微有些發福的黃臉男子向身旁一個尖嘴猴腮的男子詢問道。

那個黃臉的男子正是董卓,他那張發黃的臉若是融入黃泥中,估計沒人能找到他的臉,甚是有特色。尖嘴猴腮的男子是董卓的頭號智囊——李儒、李文優。

聽到董卓的問話,李儒自信一笑:“在儒看來,少帝往大路而去的可能性最大,若是他人尋得少帝,從大路而返的可能性亦是最大。我等不如就從大路追擊吧。”

董卓點點頭:“便如文優所言,我等從大路尋找少帝。”

“且慢。”就在這時,一人的聲音從董卓右側傳來。

董卓聞聲望去,見得聲音是從自己的女婿牛輔軍中傳出。見到董卓的目光望來,牛輔趕忙喝止身邊的一位中年男子:“文和,你怎能如此魯莽?”

董卓的目光一閃,抬手止住牛輔:“慢,你有什麼高見,不如說來聽聽。”

那中年男子有著一對大耳朵,濃黑眉毛下麵的那對深邃雙眼,總是給人一種陰沉的感覺。見董卓點到自己,他趕緊出列抱拳一禮:“詡以為,若是少帝已經被人救走,就存在被人從小路帶回的可能。不妨派一支人馬從小路而去,一旦發現少帝,便立即派人來報刺史。”

董卓沉思一陣,又抬頭望了望李儒,見李儒對自己微微點頭,於是董卓笑道:“嗯,便如你所言。對了,你是……”

“在下賈詡、賈文和。”賈詡趕緊躬身答道。

“嗯,好,那便讓文和率一支人馬往小路而去吧,若是遇到少帝,當立即來報於我。”董卓隨即撥了一支兵馬給賈詡,由賈詡領著兵馬往小路去了。

似乎是冥冥之中已經有了一隻大手在開始強力糾正這段錯誤的走向。張楊有心帶著少帝從小路折返回洛陽,以避過袁紹、董卓等人。但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因為他的決定,曆史上的賈詡居然提前出場,用來修正這種極其重要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