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李沒頭沒腦的冒一句話打斷了強子的回憶,雖然這個故事他們熟知於耳,但是每一次的回憶都會讓他們倍感恐怖。
所以在村落裏,沒有人敢私自提到這件事,老宅院的秘密流傳至今。誰也不知道這秘密是怎麼流傳下來的,隻有老一輩人才最清楚。
在老一輩的記憶裏,這宅院主家也姓陳,陳家是整個村落裏的大家族。排起輩分來,這宅院主人和陳俊很有可能是平輩!
細細的把日子往回退,就不難查出,那時候陳俊的先輩可是窮光蛋一枚。吃飯都成問題,那還有什麼銀子討老婆。
話說這奇怪就奇怪在這些地方,那老宅院三妻四妾,大東家就像種馬,這間廂房跑那間廂房的,如此努力的,看看耗盡了不少精力,幾年下來,老宅院裏麵的人丁還是稀薄。
而整天背朝黃土臉朝天的窮苦人家,但凡有婆姨的,那下崽子的勁頭。一年一個,臨到吃飯時,呼啦一桌子,用他們的父親一句話說,這他媽的全是討債狼崽子,哪怕是一碗玉米糊糊,也吃得忒香甜,稀裏嘩啦!三口兩口碗裏的食物風卷殘雲,完了,還得把碗底舔舐幹淨了。沒有吃飽的,大一點稍微懂事的孩子,為了讓父母少操心,就自己把褲腰帶勒勒緊,嘴一抹樂嗬嗬的表示吃飽了。
這陳家,一輩連一輩,都不知道這村落裏的輩分怎麼來排法了。窮人一般是用取名來論輩分的,就是字體論輩分,比如‘一’字輩的,這一批孩子都得帶一個‘一’字。別人見著了,就會說,嗨!這是陳家‘一’字輩的小子們。
有錢人家則用錢財來論輩分的,不管他們輩分高低。對窮人都是眼睛長在額頭上,目空一切,直接無視你。一句話,有錢的人就是大爺,你沒錢的就是輩分再高也是孫子。算了,扯不清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四川人一句話說的,竹根親,一根連一根,可能就是這個典故吧!
而老一輩傳承下來的故事,就像一些記憶碎片,有時候根本無法拚湊起來。那麼這些無法拚湊起來的碎片,就有可能被握住在另一些跟這事有關聯的人身上,當然這故事還得繼續說下去。
陳俊父親出外發財之後,居家外遷,說是外遷,也可以說是在刻意躲避什麼,這就得當事人才知道。但是當事人早已不在人世,就連陳俊本人都沒有看見父親和母親的遺體,說的是出外旅遊大巴車側翻,墜進深不可測的山崖下,搜救隊帶著搜救犬,連他們的屍骨都沒有找到。遇害的還有其他人,這件因為旅遊導致的車禍,成為街頭巷尾的傳聞,而後人們對旅遊又有了另一番想法,在這兒也不好提。
幾個人在辦公室一時沉默不語,悶墩隨意的瞥了一眼牆壁的掛鍾,見上班時間差不多了,就示意哥幾個趕緊的撤離,他還得清掃戰場。
人從出生就自然形成一個圓,當你從圓的起點出發,走到一半時,就會明白成功或者是失敗。陳俊如按照自己的圓點走,也許就不是現在這種情況。但是世上真的沒有賣後悔藥的,當初接替父母的生意還是門外漢,卻在短期內融入社會上層圈子,並且把生意打點得有聲有色,況且在業內人士之中還是頗得好評。那麼這樣說來,他還是算成功了的。
而此時陳俊貌似又回到了圓點中的起步點,身邊除了奄奄一息的劉靜,就是那棟充滿神秘色彩的老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