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貫穿情節的板塊結構,如意識流的某些??象法國作家普魯斯持的意識流《斯萬的愛情》即其一例。在國內中,很少完全沒有貫串線索的這種結構形式。現代西方的這種結構形式的作品,往往寫了較多的下意識的活動,甚至是夢境、“魔幻”以及施催眠術後的“無意識”幻覺等。也正因此,自成一塊的具體內容,不僅可以與主體毫無關係,而見在中,某些板塊毫無可取和必要。在一些現代派家中,這種結構形式已成為純粹的形式主義,究竟能有多少讀者,究竟又有多少讀者能加以卒讀,是很難說的。人們已經越來越看不懂這種現代派了。
順便說一下,現代國外最引入注目和受讀者歡迎的,大多是有貫串線索的或有貫串情節的,得諾貝爾獎金的大多數作品都屆此類。板拍成電影,產生巨大影響的也是此類作用,如科爾曼的《克萊默夫婦》的同名影片在1980年美國電影藝術科學院第五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評選中獲得五個最佳獎。
在國內,由於長期存在的民族形式相傳統的影響,一般來說,讀者喜歡該的(即擁有最多讀者的)是有貫串線索和有比較精彩的情節的。我國的作家們必須考慮到讀者的這種欣賞和閱讀習慣。
國內有貫串線索的扳塊結構作品,如西西的《四等艙》寫得就比較好。這篇在形式上有一定獨創性,它以“我”這個業餘文學作者為貫串線索,把分成許多塊,各不相關:
ⅰ四等艙的旅客們去飯廳裏買飯,都買的是八角一份的。
ⅱ飯後吃什麼茶,是否吃紅茶菌最好,大家議論紛紛。
ⅲ大家閑聊:小孩說“我爸爸是連長”;司機說老太太福氣好。於是,大家又談到孝與不孝。大學生大談代溝,批判“懷疑一切”的“難道”論。
ⅳ大學生等談對文學作品及電視的看法。
此外,還談到在外國人麵前的態度,老太大想給兩個青年男女做媒;小孩忽然肚疼,大家著急;寫萍水相逢又馬上分別的離別,表現了友好和高尚。
試看這些板塊之間有何矛盾衝突、有何情節、有何聯係可言?但是通過“我”這個貫穿線索,把這些板塊聯結在一起,說明“四等艙確實比我原來想象酌要好很多”。他們互相關心、愛護,開城布公,爽朗直率;有時表現出較高的道德情操,有時又流露出低級庸俗的思想感情。
這種板塊型的結構,其實並不好寫,它要求有較高的文學筆法。取材看起來是零亂的,但又是精選過的,表麵上是想寫什麼便寫什麼,似乎可以無休止地寫下去,但又使人覺得作者及時打住,恰到好處。
……
短篇的結構
導語:此篇談論的主要是短篇創作的結構問題,涉及創作的常識與技巧,屬於作者必須掌握的內容。
Ⅰ確立結構體。
將結構核通過橫向、縱向的立體展開,便形成結構體。它是內容具體體現的藝術框架,也是短篇表現階段最關鍵的一環。古今中外的作家均強烈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如美國作家艾薩克?辛格當被人問及寫作哪一方麵最困難時,答道:‘故事結構。我認為這最困難。怎樣構成一個故事使它有興趣。最容易的則是實際寫作。一旦結構定了,寫作本身--描寫和對話--就隨流而下了。
對短篇結構體的設計與展現,必須體現六個字:簡潔,形象,興味。而這六字,則主要落實在場麵(或稱描述單元)與情節(或稱事情轉折點)的設置、把握上。隻有將兩者適當地結合起來,才能成為好的結構體。
對短篇來說,一般由一兩個描述單元(很少超過三個)為重心,加以必要、合理的情節轉換來組成。如何士光《鄉場上》,全篇隻有一個場麵:鄉場上糾紛;魯迅的《藥》,隻有兩個主要場麵:買藥與祭子。
描述單元猶如情節線的橫切麵。而在短篇總篇幅為定量的前提下,則這切麵與切點的關係自然成反比。即是:切點多,則切麵小:切點少,則切麵大。
因此,在設計結構體時,橫向的切麵展開與縱向的情節進展要有精心設計。切麵展開形成場麵(描述單元),有助於細致形象地表現生活與塑造性格;情節進展則有助於引人讀興,搖曳生姿。
除場麵與情節的設計外,短篇尤重開頭的技術。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短篇來說,尤其如此。短篇的開頭,一般向讀者展示一個特殊的有興味的形象小場麵。然後,用簡潔筆墨介紹背景或問題,下麵緊接著進入‘主體‘,即主要的場麵中人事矛盾衝突的展現。因此,盡量用一個精彩的小場麵作為開頭,是短篇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短篇開頭部分很自然地和不可避免地要向讀者交代背景、介紹人物,極容易由‘說明性材料‘構成。所以,形象化的描述在消除枯燥乏味方麵,是不可缺少的。隻有這樣,才能以形象吸引讀者,並以形象的矛盾衝突或問題引起讀者懸念)。
如李銳的《厚土》係列《眼石》:
開頭是一個形象逼真的具體場麵呈現:一輛滿載石灰的馬車行進在陡峭山路上。副手憤怒、悲痛、無地自容的心中、眼內,世界上一切景物人事均是變形、變態之後的一個狂暴、混亂的世界!加以女人失魂落魄的驚呼,車把式驕橫凶狠的咒罵,牲口的掙紮……逼真的形象直迫讀者眼底,頓時引人入勝。
之後,簡潔交代背景:昨天夜裏,因被迫借了車把式的救命錢,副手無可奈何地將老婆讓車把式睡了……
於是,緊接進入中心場麵:丈夫滿臉陰森森的殺機;女人驚恐萬狀,忐忑不安的神色;車把式旁若無人、自信威嚴的姿態……終於發生戲劇性變化:車載過重,將墜深淵。副手以死相拚,搶救了人、馬、車。甚至在關鍵時刻挺身救了車把式馬上要粉碎的生命!車把式於是與副手‘禮尚往來‘:當天晚上,將女人讓副手睡,達到高朝。
結尾:副手與女人恢複了心理上的平靜與生理上的往常;車把式品嚐了昨天副手的滋味。
這是一篇典型的短篇:簡潔、凝煉、形象、引人。描述單元與情節轉折達到精巧結合,產生很高藝術價值。
由於結構體是生活場麵與故事情節的有機組合,因此,除上述介紹的結構體自身的技術性處理外,結構體的設計、把握還包括結構布局與生活的內在聯係問題,即結構體反映生活的角度問題。
短篇的結構角度常有以下幾種:
方麵--正麵;側麵;反麵。
視野--以小現大;全景式素描。
焦點--外在世界為主;內在世界為主。
以下,分而述之:
正麵表現:一般而言,若有可能,並有特色,采用正麵表現可直截了當、清晰自然地將要體現的事物及意旨呈於讀者麵前。如柯雲路的《三千萬》,契訶夫的《變色龍》,莫泊桑的《米隆老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