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
颶風是司命的神,他被自己的凶惡弄沉醉了、糊塗了,它變成了旋風。這是盲目的在製造黑夜。有的風暴發了狂,瘋瘋癲癲爬上了天穹的腦頂。天穹也張皇失措,隻好暗暗的用雷鳴來回答。再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可怕的了。這真是最凶惡的時刻。
(法)雨果《海上勞工》
·
怪風
黑夜,忽然刮起了怪風,呼呼山響,哞哞狂吼,聽著怪疹人的。直刮得黃沙彌天,伸手不見五指。房上的瓦片被揭下去了,籬笆被拔上了天。田地裏拔過麥子種上的晚莊稼苗剛長出一尺來高,都被捺倒了,河堤上的老柳樹也被@得低了頭,樹枝抽打著河坡子,揚起迷眼的塵沙,河水卷起巨浪,拍打著堤岸。刮著刮著海發雲就陰了天。天空黑雲翻滾,雷閃交加,一陣陣冷風吹得人直打寒戰。“唰啦”一個耀眼的利閃,跟著“呱啦”一個大炸雷,就嘩嘩地下起滂沱大雨來,天昏地暗,迷茫一片。
張孟良《血濺金門》
·
東北風
一九五五年的最後一天……
天氣陰沉,滿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黃色的濁雲。巍峨挺秀的秦嶺消沒在濁霧裏;田堰層迭的南塬,模糊了;美麗如錦的渭河平原也驟然變得醜陋而蒼老。
東北風嗚嗚地叫著。枯草落葉滿天飛揚,黃塵蒙蒙,混沌一片,簡直分辨不出何處是天,何處是地了。就是驕傲的大鷹,也不敢在這樣的天氣裏,試試它的翅膀。
風裏還夾著潮濕的海洋上的氣息,這是大雪的預兆。
王汶石《風雪之夜》
·
西北風
西北風開始刮起來,吹遍了滹沱河的兩岸,吹得天色昏黃,吹得大楊樹搖著亂發,吹得蘆葦蕭蕭。大風卷起滹沱河的波濤,滾滾流向東方。
梁斌《播火記》
·
暴風
暴風呼叫著邪魔野鬼的調子,掃起地上的塵土,使邊區明媚,爽朗,愉快的山野霎時間變得地獄一般黑暗。風扯著人的衣襟,摘著人的頭巾,沙子射著人的眼睛。從村東南回家的人被風阻撓著,直不起腰;而從西北方的則被風吹送著,站都站不住。河溝裏樹枝搖曳著,似乎要掙脫樹幹隨風而去的樣子;枝丫間,喜鵲辛辛苦苦築起的巢,被風毫不費力地拆掉,那一根一根銜來的幹枝枯草都粉飛去了。池壩裏水麵上蓋了一層塵土,漣漪的河水和蓖麻油一樣混沌。
柳青《種穀記》
·
出乎意外,一團蓬鬆的、灰白的雲從山後露出來。它跟草原使了個眼色,仿佛在說:“我準備好啦,”天色就陰下來了。忽然,在停滯的空氣裏不知什麼東西爆炸開來;猛然起了一陣暴風,在草原上盤旋,號叫,呼嘯。立刻青草和去年的枯草發出沙沙聲,灰塵在大道上卷成螺旋,奔過草原,一路裹走麥秸、蜻蜓、羽毛,像是一根旋轉的黑柱子,騰上天空,遮暗了太陽。在草原上,四麵八方,那些野麻踉踉蹌蹌,跳跳蹦蹦,其中有一株給旋風裹住,跟小鳥那樣盤旋著,飛上天空,變成一個小子的黑斑點,不見了。這以後,又有一株飛上去,隨後第三株飛上去,葉果魯西卡看見其中兩株在藍色的高空碰在一起,互相扭住,仿佛在決鬥似的。
(俄)契訶夫《草原》
·
台風
台風像神話裏魔鬼作法那樣,天空裏頃刻出現了燒焦的破棉絮似的雲塊,變得昏天黑地、混混沌沌的了。風在桅杆上、支索上、電報天線上打著呼哨。暴風像瀑布似的傾瀉下來,風把雨和水攪拌在一起,像密集的子彈般劈劈啪啪射來,打在人的臉上像針刺一般痛。這台風來勢真猛啊!
樊天勝《阿紮與哈利》
·
我到過海南島外一些小島。在這些地方,台風刮起來氣勢真是驚人。它們直刮得人站也站不穩,要抱住木樁才不致於被刮下海去;那種風力可以把一座茅棚像火柴盒子似的刮到海中。
秦牧《奇樹》
·
沙漠風
風沙越來越大,它在樹林當中嘯叫,旋轉,忽而掠過房頂逃遁在大沙漠之中,忽而又瞬息萬裏地衝到這小學校裏,推開門窗,好像在嚇唬人,好像要找較量的對手。
杜鵬程《飛躍》
·
這時的風刮得愈來愈猛。它刮起的沙石已不是像跳著探戈似的風柱,而是黃濁的一片。有時,甚至鋪天蓋地而來,使人十步之內不辨方向。那聲音是喧囂而鼎沸的,頗像排山倒海而來的驚濤駭浪。當風沙刮得最疾之際,隻見滾滾黃浪顛簸於天地之間。北風呼嘯,凜冽淒厲,乘坐的吉普車也在大風之中震動起來。
柳嘉《戈壁風》
·
張牙舞爪的風魔漸漸逼近了,狂風卷起漫天沙雨打在車窗上嘩嘩作響,整個天空像是拉上了一條黃沙的幔帳,太陽早已沒了蹤影,昏天黑地的,咫尺之外什麼也看不見了,隻有耳邊響著風魔吹奏的森人的警笛。
馮強《在騰格裏沙漠深處》
·
塵土
在黃昏時風勢轉了,可是塵土並沒有減少多少。太陽又大又圓,像是一個淡黃的中秋圓月,慢慢的西沉。先是它的下緣,然後是它的下半,然後在西邊天末升起的飛揚塵土厚幔後邊整個不見。一種柔和的,金色的光,我們從未見過出奇美麗的光,充滿了這個灰撲撲的月照天空。黃昏以後很久,直到夜深,風和風挾帶的東西繼續橫掃過查特隆,不過到了清晨,空氣差不多靜止了。大部分塵土,都落了下來。我們重又上路,視域擴大了,我們要進入那個驚奇的世界,一個綠色沙丘的地方。
(美)艾溫·威·蒂爾《夏遊記趣》
·
ⅱ雨
古人詠自然美,皆愛風花雪月。但我獨鍾情於雨。
雨有細雨、疏雨、陣雨、暴雨、大雨、小雨、陰雨、霖雨、淫雨、好雨、密雨、煙雨、還有毛毛雨、杏花雨、黃梅雨、豆花雨、桑柘雨、傾盆雨、及時雨,麵目各異;每個人眼中的雨,也別有一種情韻。
最纏綿的莫過於春雨。她是那麼輕柔,那麼溫情,在淡淡的細雨中結伴散步,很容易跌入浪漫的氛圍。
最愜意的莫過於夏雨。她是那麼突然,那麼熱烈,在嘩嘩的暴雨中洗滌心靈,胸中的煩躁與塊壘一掃而盡。
最瀟灑的莫過於秋雨。她是那麼飄逸,那麼疏放,在霏霏的煙雨中悠然沉思,你會體味到人生成熟的魅力。
最沉重的莫過於冬雨。她是那麼冷峻,那麼愀然,在咚咚的陣雨中追溯往昔,將勾起你逝去的惆悵,還有依戀的良宵。
我極喜雨中去逛街。密密的雨點驅散了大都市的喧嘩、嘈雜和沉悶,於是往日眼中狹窄的街驟時變得寬廣漫長;輕靈的雨珠洗盡街心的濁塵,齷齪與猥雜,於是萬物漸顯明亮純淨的光澤,綠的更綠,紅的更紅,更好看,一把把七彩雨傘,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點綴出滿街的萬般風情。
我更愛雨中去旅遊。肅穆的青山原來多嫵媚,深幽的綠水恰似好溫柔。叢林變得滋潤,石階更顯輕盈。雨中看雲飛霧起,變幻多端,正如人生莫測;雨中泛舟尋清趣,遠近皆朦朧,人在詩意中。
雨天更宜躲進小樓,隱於陋室,約三五知己,或品茶敘舊,議論風發,談大俠之傳奇,侃世道之滑稽;或雨中聽絲弦,江南風情曲中論,大弦小弦皆有意。
有雨無朋亦怡然,獨坐窗下聽雨讀書,讀詩詞曲賦,讀散文小品,讀好看,如沐春雨,如飲陳酒,如見真情。或愁腸百結,蹙眉長歎,替古人垂淚;或喜上眉梢,夙願如嚐,得千古知己。
我與雨有緣,因為好多奇思妙想皆在雨中萌發;我與雨有緣,還因為敏感的心路變幻出諸多精彩迭起的故事。
曹正文《雨緣》
·
雨絲從雲層中直線搖下,開始是緩慢的,柔和的,不大一會兒,節奏隨之加快,勢力越來越猛,變成斜射的雨箭,再以後,母箭中又分生出許多子箭,雨星兒演化成騰騰水霧,漫天一片泛白,竟難以分出絲縷來了。這時,我總覺得空中似有許多隻巧手,在迅疾利落地趕織一架碩大無比的水的幔帳……
石英《武夷山的雨》
·
接連地落了幾天雨,天空沒有絲毫的晴意。
從早晨到夜晚我都坐在書桌前麵。書桌橫放在窗前,我抬起頭就望見雨水沿著玻璃滴下來,我的眼光透過玻璃望出去,隻看見模糊的一片雨絲,雨點單調地滴到窗下石板地上,差不多就用這同樣的聲音一連滴了這幾天。這聲音起初還隻達到我的耳邊,後來就漸漸地進了我的心裏,它很煩厭地折磨著我的心,使我不能夠把心放在書本上,最後在晚上我連書本上在的字跡也分辨不清楚了。
……
外麵依舊落著雨。弄堂裏很靜。石板地因下了雨變得滑腳了。雨點飄在我的臉上,打濕了我的眼鏡。我不注意這些,我隻知道我心裏的火,我需雨來澆滅它。我迷惘地走出了那狹窄的弄堂。
街是比較寬闊的,但躺在我麵前的卻是一片荒涼的景象……一切都是沒有生氣的。隻有雨是起勁地落著,不住地落著,那些雨點威壓地打在沒有生命的地上。
……
好幾次我的腳踏在水蕩裏麵,水漫過皮鞋浸濕了襪子,我也不去管它。我隻顧大步走著,好像一停腳我就會落進誰的手掌裏麵似的。
……
我不知道我已經走了若幹時候。可是我的心仍舊被那烈火煎熬著。那冷而濕的雨點在我的身上並沒有一點用處,我不覺得冷,不覺得疲倦。
巴金《雨》
。
春雨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雨。因為它迷蒙而含蓄,因為它充滿生機,因為它總是快快活活,因為隻有它才連結著無邊的天和無邊的地。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天的小雨便是大自然的溫柔與謙遜,大自然的慷慨與恩寵,卻也是大自然的頑皮。它存在著,它撫摸著,它滋潤著,卻不留下痕跡。用眼睛是很難找到它的,要用手心,用臉頰,用你的等待著春的滋潤的心。
王蒙《雨·船》
·
過罷“清明”,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了,一直下到“穀雨”,天還沒有放晴。梨花被雨淋落了。桃花被雨淋濕了。田裏的小麥等不得太陽,隻得在細雨中,悄悄地拔著節,孕著穗。
李準《清明雨》
·
從灰蒙蒙的天上,從飄動著的雲層裏,從輕悠悠的南風中,落下來了,落下來了。
雨,春天的淡藍色的雨啊!
千萬條銀絲,蕩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輕紗,披上了黑油油的田野。雨落在水庫裏,像滴進晶瑩的玉盤,濺起了粒粒珍珠;雨落在樹梢上,像給枝條梳動著柔軟的長發;雨落在大地裏,卷起了一陣輕煙,土地好像綻出了一個個笑的酒渦……
劉湛秋《雨天的歌》
·
我離開書店時,春雨還在下著。遠處是一片農田。在春雨的滋潤下,麥苗長得更翠綠,菜花開得更金黃;在那一條縱橫交錯的田溝裏,春水淙淙地淌著。
劉征泰《春雨》
·
春雨唰唰地下著。透過外麵淌著雨水的玻璃車窗,看見秦嶺西部太白山的遠峰、鬆坡、渭河上遊的平原、竹林、鄉村和市鎮,百裏煙波,都籠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柳青《創業史》
·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二三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了燈,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著。
朱自清《春》
·
不知什麼時候,落起了春雨,雨像絹絲一般,又輕又細,聽不見淅淅的響聲,也感不到雨澆的淋漓。隻覺得好像這是一種濕漉漉的煙霧,沒有形狀,也不出響聲,輕柔地滋潤著大地和人心。
陳淼《漓江春雨》
·
沙沙的春雨,像是熱情好客的向導,同我一道欣賞著這風光秀麗的自然景色:高高的山嶺,潺潺的溪流,青青的麥苗,依依的垂柳……都被這如絲如縷的春雨,點綴得更加妖嬈、更加迷人,簡直是一幅國畫風格濃重的山河圖,就連周圍的空氣也隨之變得特別濕潤、特別爽潔,吸到肺裏真有一股甜滋滋的感覺。所有這些對於飽受大城市公害之苦的人,不能不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陳澱國《詩聖故裏》
·
雨天的黃昏更富有詩意。蒙蒙細雨,如煙如霧,飄飄灑灑,纏纏綿綿,染綠了樹,染綠了草,染綠了鄉間小路。幾隻紫燕在雨絲中穿來穿去,撒下一串綠色的音符。村頭誰家籬牆上三兩枝性急的杏花,已經灼灼地挑在雨幕裏,柔和而清新,使人想起“杏花消息雨聲中”詩的意境來。
郭保林《寫給故鄉的黃昏》
·
夏雨
七月底的傍晚,天氣異常悶熱,沒有一絲兒風,樹枝一動不動,隻有那不知疲倦的知了發出聒耳的噪音。泥路上,蚯蚓打著滾;成群結隊的螞蟻,急匆匆地往窩裏鑽;不計其數的蜻蜓,在低低地盤旋。西天,漸漸湧上了烏雲,接著傳來沉悶的雷聲。
風馳雲湧,一霎時黑雲蓋過了頭頂。狂風吹得路邊的樹木呼呼作響。閃電,像彎彎曲曲的赤練在空中竄動。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雷聲,飄潑大雨從天上倒了下來。
叢敏《新橋》
·
我記得一次夏雨;--但那難道仍然是雨?--那些落下的雨點是那麼大,那麼重,落下在這棕櫚園中,在這花木爭妍的園中,雨點是那麼沉重,園中的樹枝,樹葉,花,卷作一團像是情人所送的花圈,而接著又整個地散落在水上。小溪載送著花粉使它們向遠處繁殖;溪水混濁得變作黃色。水池中的魚也驚呆了。你能聽到鯉魚在水麵張口的聲息。
(法)紀德《地糧》
·
秋雨
秋雨霏霏,飄飄灑灑。如絲,如絹,如霧,如煙。落在臉上涼絲絲,流進嘴裏,甜津津,像米酒,像蜂蜜,使人如醺,如夢,如癡,如醉。
郭保林《八月,成熟的故鄉》
·
灰蒙蒙的天空,飄灑著細柔柔的雨,叩醒了九月季節裏那株寒意,於是寒蟬不再哭泣;尤加利、木麻黃皆綴上了晶瑩的雨珠,祭悼它的衰老。
秋,踩滿徑的落葉而來,也帶來蒙蒙雨。
蒼穹的雨,一絲一絲地飄著,像滿天飛舞的細沙;為大地綠物,帶來一份希望,滋潤在葉梢,也為河塘的水鴨,帶來一股愉悅的情趣,覓尋著秋的奧秘。
走在野道上,蕈狀的傘,一支一支地撐起,似荷葉撐起圓滑的雨珠那般的安逸。灰蒙蒙的天際,望不遠的景物,被盈耳的雨聲,呼喚成朦朧的畫。
走在雨中,雨珠在傘上滑動,滴下。何時雨止?秋風並未捎來消息。
鄧榮坤《秋雨》
·
秋雨唰唰地下著。細密的雨絲在天地間織起一張灰蒙蒙的幔帳。地平線消失了。褐黑色的雲朵依傍著山崗,天很低,視野也隻有極狹小的一圈……
路遙《驚心動魄的一幕》
·
這裏一天一天的下著秋雨,好像永沒有開晴的日子。落葉紅的黃的堆積在小徑上,有一寸來厚。踏下去又濕又軟。湖畔是少去的了,然而還是一天一遭。很長很靜的道上,自己走著,聽著雨點打在傘上的聲音。有時自笑不知這般獨往獨來,冒雨迎風,是何目的!走到了,石磯上,樹根上,都是濕的,沒有坐處,隻能站立一會,望著蒙蒙的霧。湖水白極淡極,四圍湖岸的樹,都隱沒不見。看不出湖的大小,倒覺得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