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後,王雨成了我姐心中永遠無法言說的痛。當初有關他的記憶有多美,現在有關他的回憶就有多傷。
他是有女朋友的,一直都有。和我姐在一起的那一年,他們還一直在一起。他說,他愛的是她,不是我姐。他們是青梅竹馬,說不清是什麼時候在一起的,也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某段時間分開過。她和王雨的關係,有時候好的像是久別重逢的戀人,有時候又壞的像深怨似海的仇人。很多人不止一次的問過他們的關係,但答案都是否定的,而且態度異常堅決。他們的關係很朦朧,像是霧裏看花般的模糊。不是戀人,卻比戀人還要親密。不是朋友,卻比朋友意義深刻。
後來,王雨之所以和我姐在一起,完全是因為那個女生看上了一個據說喜歡我姐的男孩。隻是據說,我不知道這是否真實的存在,又或者有些故事我姐選擇了隱藏。為了和那個喜歡我姐的男生在一起,她開始慫恿王雨追我姐,以為這樣就會得到某人的喜歡。
不被預料的一切就這樣錯亂的發生了。結果,王雨追上了我姐,她卻沒有和那個男生在一起。於是,她又黯然轉身想要拿回以前擁有的。
王雨終究不是很愛我姐。他和我姐在一起,隻是為了成全她和那個男生。也許年少時的感情就是這樣單純,你說什麼我都心甘情願去試,哪怕知道會失去你。如今她悔不當初,他當然義無反顧的給她一個敞開的懷抱。也就是這個擁抱,讓以前那些懵懂的感情一下子豁然開朗。他懂了,他也懂了,他們又重新在一起了。隻不過這一次,多了很多認真,也多了很多珍惜。
這一次,他們更是以愛的名義。
這些是後來我姐寫信告訴我的。
寫這封信時,她也許眼含淚水,也許假裝微笑。我在信裏讀到了很多信外的東西。我一邊慶幸我姐沒有陷得很深,現在轉身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療傷。一邊默默流淚不能自已,為了一份不值得的感情和一個不值得的人。
那天,我一個人哭了很久,不知全部是為了我姐,還是我又想到了某個人。
如果愛情一直讓人流淚,那就勇敢的和它告別。我在給我姐的回信中隻寫了這麼幾個字。是的,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強加的結局照樣會拖垮最優秀的導演。既然這部戲的男主角已經罷演,那麼這個時候的女主角就應該華麗的轉身,要麼換點主演,要麼推掉劇本。切記不要傻傻的等,等某人的回心轉意,或者悲傷的持久侵襲。
我想: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了。因為無論是否願意,我們早已告別的太多。也許成長本身就是一次次的告別。
沒有某座城市,沒有某個地方,沒有某個熟人,沒有某種心情,即使什麼都沒有,我們都還能活著。最初,也許隻是活著;後來,就不單隻是活著;終有一天,我們會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活著。時間是何等的殘忍,不知不覺把我們弄得遍體鱗傷,等我們一路上獨自舔著傷口療傷後,又像當初那樣製造一個個偶然與我們邂逅。
所有的愛連同所有的恨一起湮滅在那個充斥著很多離別的夏秋之季。
有的人甚至來不及說一聲再見就急匆匆的離開了,很多年以後在沒有出現過。比如王雨和他那未曾熟知的女朋友。比如王鑫,再比如好多當時關係還不錯的同學;有些人雖極不願意但也必須的走,從此小城於她而言隻有冬夏,再無春秋。比如桐桐和她那遙遠的舞蹈夢;有的人總是在和一些人告別,然後再和另一些人相遇。告別對她們來說是每年一次的必修課,而且必須修夠一定的學分。比如藺老師,趙老師,還有帶畢業班的所有老師們。
盡管已經說好的不悲傷,但真的當那一刻到來時眼淚依然不爭氣的一直往下流,像決堤的海水,像午後的暴雨,像開的很大的水龍頭。
有人說,就是在這一次次的告別中,我們領悟到了成長。或者說,告別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我們從來到去這一生漫長的路分,叉出很多個告別的十字口,每一個十字路口都延伸著一條小路,彎彎曲曲通向很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