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劉玄害賢(1 / 2)

昆陽一戰,新軍崩潰,四十多萬大軍,號稱百萬,敗亡在豫州,此時天下動蕩,新朝漸漸衰亡,在劉睿與劉演合力擊潰嚴尤軍後,劉演率軍暫時回到宛縣,準備休整三日,與隗囂軍一同北上,踏破武關,直逼長安。

而劉睿,則考慮河北局勢,準備從武關進入長安,從上郡趕回河北,這是一條捷徑,也是推翻新朝的最後時刻。

在長安城內,一輛馬車疾馳在街道上,穿過長長的街道,轉過幾個彎,終於在一座很大的府宅前停下,董忠從車內下來,在幾名親隨的陪同下,大步向這個府衙內走去,府衙門牌上,一個大大的劉字特別顯眼。

密室內,董忠看著劉歆,輕歎道:“新朝已經完了,不可能再有轉機,我勸劉大人不要再猶豫了,我們的機會隻有一次。”

董忠已經多次勸說劉歆造反,可劉歆始終在猶豫,他在觀望,這讓董忠更加著急,已如今的形勢,不能再拖了,王邑大敗,新朝可用軍隊已不足五萬,洛陽一線又失守,赤眉軍直指函穀關,而聽說,劉睿也有進兵函穀關的打算,而武關外,漢軍屯兵超過了二十萬,這個數字,新朝已經無法與其對抗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董忠沒有明說,但劉歆心中清楚,就是關於那個讖語,說劉秀會重新恢複漢室,當然,此時的劉歆早已更名叫做劉秀了,就是為了迎合這個讖語。

董忠焦急的催促,讓劉歆搖擺不定,忽然,他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劉忻,她在太子案中被波及,她才十九歲,就年輕的死了,這筆債,是該和王莽匹夫清算了,想到這,劉歆看向董忠,毅然下定決心,冷冷道:“不知董大人手下有多少兵馬?”

董忠略作沉思,笑道:“我能集結千餘人,大人不妨在招攬舊部和讓長子把禦林軍調用,大事可成!”

看著董忠堅毅的眼神,劉歆終於下定決心,他猛擊桌案,憤憤道:“就這麼定??”

‘了’字還沒有說出,一隊北軍衝入密室,數十把弩箭對準二人,很快,王安大步走入,他陰冷的目光看向二人,恨聲道:“想要背叛父皇,等下輩子吧!”

王安一聲令下,將二人抓走,同樣,朝中還有不少朝臣因為參與謀反,紛紛被抓,一時間,長安城風聲鶴起,人心惶惶。“

???

赤眉軍在樊崇的率領下,在澗河與新軍展開了猛烈的廝殺,雙方互有死傷,但函穀關守將卻堅守函穀關,給赤眉軍西進帶來了阻力,如今天下洶洶,四方擾攘,江南軍已將揚州控製,河北雖然很亂,但最終,樊崇認為隻有銅馬軍才能一家獨大,而涼州有隗囂和劉睿兩大梟雄,但樊崇更看好劉睿,也正是如此,樊崇認為,劉睿不會僅僅隻局限於一個涼州,並州,幽州,恐怕這才是劉睿真正想要的。

戰鼓依然不停歇的敲著,一隊隊赤眉軍扛著雲梯,向函穀關猛撲而去,投石車,弩車分別派上陣,可函穀關絲毫沒有放鬆警惕,雙方殺得難舍難分,終於,樊崇將思緒拽回到現實,他看向一旁的逄安,無奈道:“新朝氣數已盡,可函穀關卻不肯鬆口,還要死守,這給我們西進帶來了很大阻力啊!“

逄安也在為此事暗暗著急,他看了看遠處的函穀關,又看了看地圖,無奈道:“實在不行,我們改走河東郡,從那裏撕開條口子,殺進長安。“

“時間上恐怕來不及!“樊崇又一次歎氣,冷笑道:”我擔心漢軍會先一步入長安,那時,我們再想奪回長安,就很難了!“

見樊崇隻是把目光放在長安上,逄安略略歎氣,無奈道:“將軍,長安雖然是個好地方,但我們眼下與漢軍的勢力相差太多,與他們硬碰硬爭奪,我們的勝算不大啊!“

這句話如一瓢冷水,潑向了樊崇,樊崇渾身一顫,不悅的看向逄安,冷冷道:“軍師能說的更詳細嗎?“

逄安輕歎一聲,繼續道:“漢軍此時已擁有南陽,涼州和朔方一半的土地,總兵力多達三十多萬,如果與他們硬碰,我們沒有好處,不如從河東郡殺出條路,若能進長安,我們可堅守武關,抵禦漢軍,若打不進長安,我們可以走西北這條路,尋找合適的根據地,亦或者退回洛陽,與漢朝隔黃河畫界,將軍明白我的意思嗎?“

逄安的建議讓樊崇無奈,這的確是事實,但讓他此時放棄函穀關,他心中還是有些不舍,可在這裏耗掉自己太多的兵力,得不償失,想到此,樊崇無奈令道:“傳令,我們從孟津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