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朝廷興師(2 / 2)

孔仁聞言,心中輕歎,朗聲唱諾,一切安排妥當,王莽長舒口氣,隨即起身,在禦案旁來回踱步,思考兗州戰事該如何平息,這時,太師王匡走出朝班,奏道:“陛下,兗州一帶,赤眉軍危害不小,若不及時遏製,後果不堪設想,田況擁兵四萬,兵微將寡,雖然暫時遏製赤眉軍,但時間一長,恐難久持,臣建議,立即向兗州發兵,增援東麵戰局。”(此王匡與綠林山首領王匡不是一個人)

如今形勢,擁兵在外要好過朝中養老,王況今年已四十餘歲,年近半百,也想在退隱之前,幹一番功績,此時王匡話語一出,王莽微微點頭,向兗州派兵,正和自己心意,但由誰率領,必須仔細斟酌,從王況言語中,王莽聽出了他的本意,但王匡畢竟是儒將,王莽對他並不放心,就在王莽猶豫之時,有一人走出,雙手抱拳,朗聲道:“陛下若不棄,我願率兵東進。”

王莽順著聲音看去,是寧史將軍廉丹,自抑虜據點一戰兵敗後,廉丹再未出任過軍隊主將,而且,統義陽王王臨謀反時,廉丹曾有參與,隻是後來迷途知返,王莽才饒廉丹一命,此時廉丹出班請戰,王莽心中略顯猶豫,如果論才能,廉丹的實力還是可以信任的。

正當王莽猶豫時,王匡朗聲道:“陛下,不如讓我和廉將軍一起,督軍東進吧。”

既然王匡主動請戰,王莽也不便回絕,而且,朝中百官雖多,真正能統兵的又有幾人?想到此,王莽微微點頭,厲聲道:“王匡為主將,廉丹為副將,你二人統兵三萬,結合河內郡兩萬兵馬,洛陽兩萬兵馬,共七萬,往剿赤眉軍和檀鄉軍,勿令朕失望。”

???

雲杜縣,十六萬綠林軍集結,城外密密麻麻全是營寨,連營百裏,一隊隊士兵往來巡邏,不時有斥候馭馬疾馳,奔波在馳道上,雲杜縣一戰,大破司馬炎部,大大鼓舞了綠林軍軍心,又加綠林軍乃匪寇出身,搶劫乃是眾人的看家本領,軍隊剛剛入城,便有許多百姓遭到燒殺搶掠,哭嚎聲響遍四野。

縣衙內,此時王匡高坐大堂,幾名主要首領分布兩側,眾人都紅著臉,憋著氣,一言不發,不知這樣的沉靜過了多久,王常憤然起身,怒道:“我們現在已經從良,不再是荊襄的亂匪,如果大王不處置搶劫之人,恐怕日後這樣的事還會發生。”

王匡此時也極為惱火,發生搶掠之事,是他沒有管好,但事情已經發生,參與人數多達三萬,這叫他如何處理,而且,多數都是王匡麾下親兵和嫡係兵,都是跟隨王匡多年的老部下,更使得王匡左右為難,而王常卻咄咄逼人,抓住這件事不肯鬆口,想到此,王匡慍怒道:“這幾日我會和軍師立下軍規,以後再有觸犯者,定斬不赦,這次就算了!”

“算了?”王常略顯失望,惱怒道:“如果就這麼算了,我們如何向雲杜縣百姓交代?一旦失了民心,大王認為,我們能在江夏占住腳嗎?”

“夠了!”

王匡憤然起身,右手緊握劍柄,怒視王常,王常此時也憤怒異常,剛要起身,一旁,臧宮右手輕拉王常,微微搖頭,輕聲道:“將軍不可。”

縣衙內氣氛忽然變得異常緊張,不知過了多久,成丹擼須笑道:“我軍嘯聚山林,已搶掠為生,初次下山,難免發生搶劫之事,大家莫為此事傷了和氣。”

見成丹出來解圍,王鳳也笑道:“成丹所言極是,此事我們暫且作罷,待軍規擬定之後,我們在詳談下一步計劃。”

半響的沉默,王常冷哼一聲,向外走去,臧宮和成丹見王常離去,也緊隨而出,屋內再次變得安靜,許久過後,王匡向門外啐一口,恨道:“匹夫,他日我誓殺汝!”

見王匡暴怒,王鳳無奈搖頭,歎道:“大王,我們必須穩住王常,否則綠林軍將會麵臨解體,後果很嚴重!”

“解體?”

王匡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不久,王匡才想通王鳳此言的含義,是擔心王匡他日會造反或者帥心腹部下離開綠林軍,如此一來,僅剩的十六萬兵馬將會在折損一半,想到此,王匡猛拍桌案:“砰??”

片刻後,王匡雙眼通紅,怒視門外,恨聲道:“如此,我們不妨先下手為強,斬草除根,殺掉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