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新朝已不再如建國時那般富強,兵戈四起,匪寇昌闕,又加皇後王氏於去年崩於長樂宮,王莽此時已無心國事,整日裏沉浸後宮,貪圖美色,國力一天不如一天,人心也漸漸不再忠於新朝。
半月前,王莽因皇後剛剛崩逝,乃傳旨,招募佳麗一百二十一人,充實後宮,王莽今年已六十七歲,人老體衰,無法行洞房之事,便召集天下術士,練就不老輕丹,想要效仿秦皇漢武,可天下哪有什麼長生不老藥,更不可能讓王莽返老還童,隻得練就一些壯陽之藥,供給王莽就食。
此時在宮中最為得寵之人,名叫史芸,乃是杜陵人史諶之女,年芳十八,長得婀娜多姿,美豔絕倫,迷得王莽魂不守舍,不出數日,便決定立史芸為繼皇後,另封其父史諶為和平候,官拜寧史將軍,委以重任,此事一出,惹得朝中怨言四起,不少忠臣甘冒殺頭之罪,想要勸說王莽,隻可惜,未央宮層層封鎖,他們根本見不到王莽。
清晨,一如往常一樣,未央宮門前聚集著數百名朝中大臣,王莽已十天沒來上朝,朝中事務堆積如山,山東赤眉軍昌闕,田況請援文書堆放數日,不得批複,河北王安屯兵泥水東岸,連營百裏,十萬大軍,所需軍費數以萬計,糧草運輸更是難上加難,這些事情都急需王莽批複,更有幽州銅馬軍,白馬軍,東郡檀鄉軍,天水隗囂軍,南陽綠林軍,這些勢力已深深威脅到朝廷,再有年前新成立的江南軍,首領瓜田儀,僅僅數月,便已擁眾十餘萬,聲勢浩大,若王莽如此沉淪下去,亡國之日將至。
可眾人在著急,也是無用,把守宮門的禁軍根本不容通稟,隻閉門而立,佯作無事,正在眾人心中焦急之時,一人走出,看著門前禁軍,憤憤道:“汝等亦食朝廷俸祿,怎能不急國家之危?若再不讓開,老夫撞死在門前!”
此人話音剛落,一旁,一名中年官員趕忙阻止道:“公孫將軍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此時,門口的禁軍侍衛也有些著忙,他們也認識此人,乃是左將軍公孫祿,北軍左營主將,若他撞死在未央宮門前,恐怕事情會鬧大,想到此,一名司馬走上前,向公孫祿行一軍禮,無奈道:“公孫老將軍,皇上有旨,任何人都不見,你也別為難我們了。”
“混賬!”
公孫祿橫眉怒目,右手緊握劍柄,吼道:“若聖上再不出來,我??”
公孫祿話未說完,未央宮大門緩緩拉開,一人身穿龍袍,大步走出,身後三十餘名侍曹緊緊跟隨,很快,一名侍曹走上前,高喝:“陛下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紛紛跪下,此時王莽已來到公孫祿身前,低頭凝視公孫祿,恨恨道:“你右手握劍,難道想要殺朕不成?”
“末將不敢!”公孫祿解下佩劍,雙手放在身前地上,這時,王莽又道:“朕這幾日身體不適,休息數日,卿等怎能來此處吵鬧?”
“陛下??”
公孫祿剛要開口,不遠處,一隊騎兵急速馳來,快到近前,為首一名隊長翻身下馬,向王莽奔來,口中高喊:“臨淄縣大捷,殺敵五萬??”
“臨淄縣大捷,殺敵五萬??”
此時士兵已奔到王莽身前,雙手將戰報呈上,朗聲道:“陛下,臨淄縣大捷,田況將軍堅城固守,殺敵五萬,俘獲輜重不可勝計。”
王莽微微點頭,接過戰報,士兵轉身離去,此時王莽心情大好,看著跪在地上的百官,大笑道:“眾卿平身吧。”
眾人稱謝起身,這時,王莽已打開戰報,略微看了看,隨即遞給侍曹,笑道:“臨淄縣大戳赤眉軍主力,朕深感欣慰,有如此虎將鎮守邊關,何愁匪患不滅,眾位卿家回去吧,過幾日,朕自會上朝。”
“陛下怎可一錯再錯?”
此時公孫祿已再度下跪,俯首餘地,憤然道:“陛下,山東雖然小勝,奈何田況麾下兵微將寡,不能久持,數日前曾發書求援,希望朝廷能派兵增援,如果陛下再不派兵東進,不久的將來,田況必敗無疑,還有河北,新建王十萬大軍屯於泥水東岸,所需補給,數以萬計,陛下若不過問,恐怕不出三個月,河北之軍也會因補給不及,而慘變撤軍!還有涼州隗囂,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