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伏兵四起(上)(1 / 2)

上黨郡襄垣縣,一座占地不大的縣城,擁有人口三萬多人,清晨,當百姓還沉浸在睡夢中時,一隊七千人的騎兵隊沿著襄垣縣西百裏外的馳道疾馳,他們是董忠軍的先鋒,負責沿途開道。

大概半個時辰後,四萬多兵馬擺著長蛇陣,沿著馳道緩緩前行,高高的纛旗上書一董字,在纛旗下,董忠騎在馬上,看著沿途風景,心中唏噓不已,數月前,自己帶著遺憾回到長安,不想今日,自己能再揮雄師北上,對抗匈奴,回想人生的大起大落,董忠無奈搖頭。

不久,一名斥候疾馳而來,快到近前,斥候雙手抱拳,朗聲稟報:“大帥,我們已趕往馬邑關,關內有九千守軍,負責鎮守關隘的是遊擊都尉任明。”

斥候彙報完,準備離去,卻聽董忠高聲喝問:“隻有九千兵馬?”

斥候慌忙調轉馬頭,高聲回道:“確實隻有九千兵馬,聽關內的士兵說,廣威將軍項南於數日前勒兵西進,此刻應該已到雲中郡。”

“混賬!”

董忠怒罵一聲,揮揮手,斥候勒馬離去,這時,董忠無奈罵道:“好你個花玉樹,沒有本帥帥令,你敢私自離職,難道就不怕本帥殺了你嗎?”

許久過後,董忠強壓心中怒火,這時,一直跟在身邊的裴穎馭馬而來,他此時已官拜納言,是董忠最為信任的軍師,此刻見董忠惱怒,進言道:“大帥,花玉樹不聽號令,其罪當誅,但他麾下尚有七千子弟兵,若貿然處置,必會引起兵變,不如尋個理由,騙他回來,下掉軍權,再行斬首。”

裴穎話音剛落,董忠憤怒的目光落在裴穎身上,厲聲道:“本帥何時要處置他了?”

停了下,董忠輕歎一聲:“花玉樹跟隨本帥多年,由本帥一手提拔,此次他忽然西進,定是因為楊恒被圍之事,本帥昨天已得斥候密報,雲中郡已被圍數月,不能久持,故此本帥才急於北上,盡快解決雁門戰役,盡早揮師西進,與婁奔會合,解決定襄和雲中戰役。”

“可是大帥,不處置花玉樹,不足以立軍法!”

裴穎聲音激昂,他能感受到董忠似乎變了,自從董忠回長安任職半年後,他的心變得優柔寡斷,做事拖泥帶水,就從這次北上,雖然雲中郡被圍,十萬火急,但他僅僅隻帶五萬兵馬就想大破匈奴,不謀而動,此乃兵家大忌,況且這次,項南明明觸犯軍法,董忠卻要袒護,這讓眾人如何心服?如何統帥三軍抵抗匈奴?想到此,裴穎還想再勸,董忠已擺手歎道:“這件事先放一放,我們必須即刻趕往馬邑關!”

停了下,董忠回頭看向左將軍謝龔,朗聲道:“你即刻安排,調一萬騎兵迅速趕往離石邑,輔助任明守關,其餘主力加快速度,三天之內必須趕往馬邑關!”

謝龔唱諾離去,裴穎見自己的話董忠聽不進去,隻得歎息一聲,拱拱手:“大帥沒別的事,我也先告退了。”

裴穎走後,董忠再次陷入沉思,自己麾下本有四個別營,皆須自己的令牌方可調動,可如今,劉睿吞並項南,花玉樹不聽號令,私自西進,婁飛燕被困雲中郡,已勢單力薄,如此下去,恐怕自己精心培養的四個別營將不複存在,但一細想,似乎這一切並非針對自己,而是新朝越來越不得人心,僅僅三年時間,河北新增匪軍多達百股,不知以後還會有多少匪軍紛紛崛起,若在如此下去,恐怕新朝危矣??

???

北輿縣南門,賀龔帥麾下五千兵馬殺出後,剛剛奔行三十裏,便遇匈奴的大股部隊,匈奴早已列陣整齊,此時見新軍殺出,正中下懷,不等新軍列陣,戰鼓已緩緩敲響,一批兩千人的弓騎隊擺開陣勢,拉弓搭箭,高舉四十五度角,伴隨著千長的一聲令下,數千支羽箭呼嘯而出,射向密集的新軍陣營。

賀龔沒有想到匈奴會這麼快發起進攻,他麾下的五千兵馬還沒有列陣整齊,此時羽箭呼嘯而來,最前排百餘人立刻中箭倒地,慘叫聲此起彼伏,賀龔大驚,立刻高喊:“盾兵何在?列陣!”

七百盾兵立刻奔到最前方,高舉盾牌格擋羽箭,但密集的羽箭還是給新軍陣營造成嚴重的損失,不少盾兵中箭倒地,這時,三千長矛兵已整頓完畢,在盾兵身後百步外列陣等待,不久,賀龔隊形整頓完畢,立刻高喊:“鳴號角!”

“嗚??”

低沉的號角在空中嗚咽,伴隨著號角聲,三千長矛兵呐喊著向前方猛衝,緊隨而去的是一千騎兵,他們揮舞手中馬鞭,猛抽戰馬,口中嘶聲呐喊,向匈奴陣營殺去,火把在疾馳中左右搖擺,火光時明時暗,不久,賀龔馭馬前行,向匈奴陣中殺去。

對麵,大佘見新軍終於發動進攻,心中大喜,必須在一個時辰內殲滅這支部隊,然後向西轉移,配合西麵的伏兵,一舉消滅楊恒軍,此刻新軍越奔越近,已奔到五十步外,大佘微眯雙眼,高聲喝喊:“換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