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號角聲響起,劉睿一馬當先,向山口奔來,很快,三千多騎兵抽出彎弓,在距離山口百步遠的地方拉開陣勢,張弓搭箭,伴隨著劉睿的一聲暴嗬,數千支羽箭呼嘯而出,向匈奴遊騎射去。
新添的數千支羽箭立刻給匈奴遊騎造成重創,近一千人被射落馬下,慘叫聲此起彼伏,很快,又是第二輪,第三輪羽箭射來。
劉睿見匈奴遊騎死傷慘重,士氣低靡,心中大喜,立刻抽出長劍,高聲喝令:“殺過去,把他們給我殺回山中。”
數千人呐喊著,咆哮著,駕馬疾馳,向山口殺去,此時山崖上的匈奴遊騎已改變射箭方向,向劉睿援軍射去,羽箭呼嘯而來。
銚期早已命重弩改變方向,此時巨弩已對準山崖,數十支弩箭疾馳而去,向山崖上的弓騎射去,戰場十分慘烈。
半山腰,旭郤雙眼圓睜,緊咬鋼牙,眼看就要衝出山穀,卻被劉睿的援軍殺回,眼看山口已衝殺不出,旭郤心中大恨,回身看向眾人,沉聲道:“我們從東南麵的緩坡撤退!”
一名千長急道:“將軍,緩坡不適合騎兵穿越,況我們有兩萬騎兵,要想從緩坡撤退談何容易,若新軍在山坡上向下攻擊,我軍死傷會更慘烈!”
旭郤揮起馬鞭,狠狠抽向千長,怒道:“我意已決,休要多言!”
不久,旭郤仇恨的目光再次落在山口,凝視半響,調轉馬頭,向後山奔去。
???
楊蕾等人在半個時辰前登上武藤山,此時已將火油揮灑一空,眾人潛伏在一處草垛內,隻等劉睿信號傳來。
不久,從山崖處爬來數人,為首一人,身穿皮甲,上到山頂後,那人低聲呼喊:“楊將軍,楊將軍。”
楊蕾仔細辨認,來人乃是鷹眼營的一名什長,便迎上去,急道:“你們怎麼來了?”
那人此時已將懷中一支令箭拿出,遞給楊蕾,輕聲道:“將軍有令,放火,從懸崖撤退!”
接到命令,楊蕾心中大喜,立刻回身令道:“放火!”
大火在一處不起眼的山邊燃起,順著一顆顆鬆樹,向山中蔓延,不久,黑煙如烏龍般向半空騰起,楊蕾等人見火勢以旺,立刻回到懸崖,順著藤蔓向下爬,已最快的速度向山下撤退。
不遠處,匈奴遊騎正在準備撤退,他們將一根根繩子扔道斜坡下,然後順著繩子向下爬,爭取已最快的速度下到山底。
由於山坡陡峭,戰馬很難向下運輸,隻能先讓部分士兵徒步下山,占住山腳,以免被新軍偷襲,但不遠處,忽然黑煙滾滾襲來,不久,烈火如潮水般蔓延,漸漸向東南方向燃燒。
旭郤心中暗叫不好,在這個時候大山燒山,若軍隊不能快速轉移,必會燒死在此,想到這,旭郤立刻對幾名千長令道:“我們還得奪回山口,否則大火蔓延過來,我們都得死在這!”
大火燃燒速度飛快,伴隨著東南風,火勢越來越旺,不久,山崖邊開始出現騷動,很多士兵開始蜂擁奔下山崖,一些沒站穩腳步的士兵立刻被擠下山崖。
局勢已經難以控製,旭郤心中焦急,不能再拖,否則大火會更旺,想到此,旭郤調轉馬頭,朗聲喝令:“這裏已經不能撤退,弟兄們,隨我殺出山口!”
“殺啊!”
一萬多匈奴遊騎聲勢大振,在生與死的瞬間,他們骨子裏的求生欲望戰勝本能,緊隨旭郤向山口殺去,很快,眾人奔上寬敞的山道,一路向下奔馳。
山中火起,大火迅速蔓延,劉睿此時已將隊伍分三隊擺開陣勢,整體呈品字形,中間是箭陣,仍然是銚期的軍隊,在左右翼,分別是臧宮的一千多騎兵和傅俊的以前鷹眼營,人人手拿彎弓,做好了戰鬥準備。
不久,山道上,一萬多匈奴遊騎狂奔而來,大火已經蔓延整座大山,若衝不出山口,他們隻能燒死再此。
匈奴騎兵越奔越近,此時已相距百步遠,劉睿瞧準時機,朗聲喝喊:“射箭!”
“嗖??嗖??嗖??”數萬支羽箭如雨點般射出,匈奴陣中立刻數百人中箭落馬,此時山崖上以被大火吞噬,匈奴已沒有弓騎的掩護,隻能強行突圍。
隊伍最前方是旭郤麾下的六千弓騎,這是他屯守在此的全部弓騎,充當先鋒,準備用羽箭射殺出一條血路,卻不想,新軍的箭雨十分密集,弓騎沒等射箭,已死傷近半。
戰爭變成一邊倒的屠殺,密集的羽箭不斷射來,不時有騎兵落馬,慘叫聲接二連三,幾番衝殺後,旭郤的一萬七千多騎兵死傷近半,此時已剩下不足六千人,眼見山口衝不出去,旭郤無奈搖頭,“撤!”
一聲令下,六千殘軍向山中撤去,此時,旭郤隻希望能找到一處沒有火勢的地方,讓六千兵馬休整再戰,如果新軍趁機殺入山中,旭郤相信,自己的殘軍完全有能力殺退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