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將唱諾,王安大手一揮,朗聲道:“散帳。”
???
五原郡廊坊縣西一百裏,一支九千人組成的匈奴騎兵群正快速向東北方向疾馳,為首之人,乃是左大當戶大佘,他派出去的遊哨來報,新軍會在半個時辰後路過此地,便決定,在廊坊縣境內打一場伏擊戰。
不久,大佘率眾來到廊坊縣城附近,遙遙望去,縣城空空蕩蕩,縣令早已率領縣民和縣兵逃離,大佘仰天大笑,又白白撈到一個縣城。
“傳令,進城!”
大佘向前一揮手,千餘人的騎兵隊在千長的帶領下直奔縣城馳去,城門未關,片刻後,千餘騎兵奔入城門,不見蹤影。
大概二十分鍾過去,大佘見城內沒有動靜,心中疑惑,回身對一名百長使個眼色,百長立刻率領百人向縣城奔去,快到城門時,城樓上立刻敲響戰鼓,轟轟作響,數千支戰旗從牆垛後立起,軍號低沉的聲音立刻響起“嗚??”
大佘駭然,不久,城樓上站滿了千餘名手持彎弓的士兵,對準城下百餘騎兵,一通亂射,百餘騎兵躲閃不及,立時斃命,隻有幾人僥幸逃脫,向陣中奔回。
鼓響三通,城中一名身穿銀甲的將軍馳出,立馬城門前,朗聲道:“奮英校尉婁飛燕在此,你可速速投降,我饒你不死!”
未幾,數千騎兵從城內奔出,列陣在婁飛燕身後,在他們手中,一串血淋淋人頭,大佘細眼瞧去,其中一顆就是剛剛率隊進城的千長。
大佘此時暗暗後悔,恨自己為何如此貪心,若率眾一路北上,還可保全軍隊,全身而退,此刻新軍有備而戰,自己無法占到半分便宜,想及此,大佘立刻調轉馬頭,大聲令道:“全軍速撤!”
大佘一馬當先,向西北方向奔去,身後數千騎兵打著呼哨,駕馬緊緊跟隨。
婁飛燕見大佘向北突圍,立刻對身後一名隨從令道:“吹軍號!”
隨從點頭,從懷中掏出軍號,仰頭吹響:“嗚??”
西麵,一支兩千人組成的騎兵隊緩緩從山崗後駛出,為首之人,身穿皮甲,手拿虯龍劍,腰胯飛鴻弓,立馬在前,看著大佘倉惶奔來,笑語楊蕾道:“打暗號。”
楊蕾立刻命令士兵擊鼓:“咚??咚咚??”
這是預先設計好的暗號,在山崗山埋伏的新軍弓兵立刻起身,軍旗揚起,三百弓兵張弓搭箭,瞄準百步外的匈奴騎兵,等待命令。
百步??九十步??八十步??七十步,當匈奴遊騎靠近五十步,準備從西麵突圍之時,一麵紅色的旗幟從楊蕾手中舉起,三百弓箭手立刻放箭,雜亂的羽箭向密集的匈奴騎兵隊中射去,劉睿一馬當先,直奔大佘殺去,兩軍立刻碰撞到一起。
“突圍!突圍!”
大佘焦急的回頭下令,見東麵,婁飛燕已率領千餘騎兵尾隨而來,心中大急,猛一回頭,一把冰冷冷的劍已揮至麵前,劍光閃處,大佘本能的向後仰躺,躲過一劍,心中驚慌未定。
“將軍快走,我來斷後!”
一名千長奔到大佘身旁,揮劍格擋劉睿的進攻,大佘雙手抱拳,微微點頭,帶領親隨百餘人,向西北方向強行突圍,密集的箭雨射來,數十名親隨慘叫落馬,突然,左臂傳來劇痛,大佘低頭看去,一支羽箭已深深插入左臂,但逃命要緊,大佘緊咬鋼牙,猛抽戰馬,半個時辰後,終於奔離戰場,向北疾馳而去。
???
兩個時辰後,戰場上漸漸安靜,數千遊騎押送著一千餘名匈奴戰俘緩緩向東行去,與保護百姓的花玉樹會合,戰爭始終因劉睿的奇謀而取得勝利。
“劉兄果然好計策!”
婁飛燕與劉睿並轡而行,在離開五原郡不久,刺探便探得一支萬人匈奴騎兵群正在北上,劉睿當機立斷,猜測這支隊伍一定會東進偷襲,便決定在廊坊縣設伏,此時剿殺匈奴五千騎,俘虜一千騎,逃走百餘騎,立下大功。
繳獲戰馬三千多匹,婁飛燕手下全是騎兵,不需要戰馬,便全部讓給劉睿,劉睿大喜,自己麾下七千兵馬隻有兩千騎兵,此刻有了這三千匹馬,自己就可以組建一支一千人的弓騎隊和兩千人的騎兵隊,想著想著,遠處已有一支隊伍行來,為首之人,乃是楊恒。
楊恒穿著劉睿的皮甲,帶著百餘人緩緩行來,片刻奔至麵前,輕拍劉睿肩膀,笑語道:“你又立了一件大功!”
???
夜晚,小亞關上旌旗密布,大雪紛飛,厚達數尺,關門緩緩打開,一隊千餘人的騎兵隊疾馳而出,奔至關門兩側列隊,一支兩萬餘人的隊伍護送著百姓,押送著匈奴戰俘,緩緩向關內行去。
夜晚,小亞關上戰鼓雷鳴,軍號吹響,數人在關上急奔,口中大喊:“匈奴撤兵了!他們真的撤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