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1 / 2)

2000年冬遼寧

鞍山大雪連天

大雪將這個東北重工業城市罩得一片銀裝素美。用羽絨服、軍大衣、各色圍巾將自己圍繞纏緊的行人嘴邊哈著淡白色的霧氣,霧氣在臉上彌散開來,凝結凍成冰珠掛在眉毛睫毛上,晶瑩水亮。

這是一場五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大雪,交通停滯,城市癱瘓,步行的人們匆匆步伐向家趕去。所幸大家對暴雪也已司空見慣,碰見相熟的朋友還不忘調侃是不是凍成了冰棍。

老人從爬滿冰淩的窗子上嗬出暖暖的一塊光亮,看著外麵已經生活幾十年的城市,無聲的笑了。她也習慣了這種暴雪的日子,仿佛所有過去的一切回憶都被雪掩埋在地底,再找不到痕跡。

她終於覺得有點累了,回頭看了一眼裂開皮的歐式皮沙發,這是孫子結婚時她送的禮物,用了差不多有二十幾年。

八十年代時國內物資還很緊張,手邊沒有家具票的她想給孫子買件像樣的結婚禮物都不能夠。於是偷偷用手裏存下的最後兩隻金耳環抵押給農村的老木匠,老木匠聽說過這種東西卻從未真切見過,便讓她畫圖來做。她一周後送去了憑借記憶描繪的圖樣,整整用了兩個月時間老木匠才琢磨出這東西的做法,依葫蘆畫瓢打造出個樣式相仿的沙發來。送到孫媳婦家頓時為男方家添了不少臉麵,看到孫媳婦羞澀的笑容,她也才欣慰笑了。

這套房子是極其破舊的工廠職工樓,四周牆壁用灰白色塗料一刷到頂,水泥地麵上鋪著地板革冷硬得四周裂開了縫隙,屋子裏擺放著八九十年代的老式家具,除了這款歐式皮質沙發,房間裏的一切處處顯示著房子主人並不寬裕的家境,沙發正對的電視,甚至還是83年憑票搶購的21寸日立牌彩電,為了那台電視全家人排隊排了整晚才在朋友手中等到了電視票。二十幾摞十元票子換回了十幾年的美好回憶,也算物有所值了。

蒼老的老人看夠了屋外的風景,慢慢蹣跚了步子挪回沙發上,很快她就被電視裏的新聞所吸引,吃力的看著電視屏幕似乎從中發現了什麼珍寶。

在她的身邊,重孫子杜明翰和女朋友正在嬉鬧。那是個活潑的姑娘,老人時而會對她笑笑,她也極其友好的朝老人赧然回笑。反倒是杜明翰總覺得太奶奶人已糊塗聽不懂什麼,越發肆意和女朋友嬉鬧打趣。

廚房裏老人的孫子杜誌剛和兒媳婦陳久文正在忙碌著,杜誌剛揭開鍋,深深聞了聞,心滿意足的感慨:“都說是好吃不如餃子,我咋覺得,必須注明那是不如酸菜餡的餃子,酸菜餃子就酒越喝越有。”陳久文麻利的撿出餃子裝盤子,回頭瞪了他一眼:“眼瞅著就要當公公的人了,咋一點形象都不注意呢。”杜誌剛咧嘴一笑,在鞍鋼工作當了多年爐前工的他,體態壯碩,笑時泛青的胡茬更為明顯。

這樣的生活,他很滿足。上有百歲奶奶,下有即將結婚的兒子,媳婦又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好人,似乎生活如此平靜下去,再有個二十年他也可以心滿意足的閉眼了。

此時,客廳那個不算大的電視屏幕正在播出一條新聞,拍賣會現場人頭攢動,聲音嘈雜,記者的聲音被淹沒其中聽不甚清,老人探出身子努力的聽,才勉強聽清記者在人潮中的報道:本台報,一場集合上海舊宅的最大拍賣活動即將在上海拉開帷幕,據了解,在所有拍賣舊宅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曾任宣統時期內閣學士佟鴻仕的舊日府邸,這座擁有百年曆史的中西合璧形式的老宅,是具有濃厚的中國封建意識大家庭受到西方文化衝擊後異化的產物,有重大研究和保存價值,此次拍賣一旦正式啟動,將本著有利於保護為前提進行項目招標……

杜誌剛在客廳一角擺好桌子,放上幾盤餃子和菜,擺好醬油蒜泥,他回頭召喚大家吃飯:“都過來吃餃子咯,今晚的餃子餡光肉就放了三斤!”

老人似乎沒有聽見孫子的炫耀,蹣跚的走向電視機,雙腿似乎已經支撐不住身體噗通一下跪在電視前,她小心翼翼的摩挲著電視屏幕上上出現的佟家老宅的景象一寸,一寸,仔仔細細用耳朵貼在電視喇叭旁聽著電視裏記者被擠得變了腔調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