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宣傳內容重點不夠明確
當氣象部門麵向社會公眾開展氣象防雷科普宣傳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基礎氣象常識的科普,更主要的是要針對各個地區群眾進行相關的知識傳播,使傳播內容重點給加的明確。比如說對於那些夏季雷雨頻發地區的公眾,就應該加大對雷雨天氣相關知識的科普,以及傳授公眾正確的防雷措施,從而將雷雨天氣所造成的社會損失降到最低。
4.專業人才資源有所欠缺
從現有的氣象部門人力組成架構來看,能夠有效承擔起氣象宣傳任務的專業人才存在明顯欠缺。一般而言,在氣象科普宣傳工作中,能夠擔負其宣傳職責的專業人才都有其他的科研工作要開展,宣傳往往隻是作為兼職,這對於氣象防雷科普宣傳的有效開展及影響力的進一步深化造成一定的限製。
三、加大氣象防雷科普宣傳力度的相關策略
1.實現科普知識內容及方式的多樣化
科普工作重要的科學知識內容,首先要讓人民群眾了解雷暴災害的發生及危害。雷暴對人們生活的危害主要是影響家電安全,所以預防感應雷顯得非常重要。氣象部門應該具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宣傳。增強人們對於雷電災害的防禦認識,將損失程度降到最低。
2.開發防雷科普新渠道
氣象科普工作應該和氣象公共服務體係建設密切結合,提高科普工作的全局性,實施具有計劃性的整體策劃,組織專業人員加強對科普手段及其效益的調查和研究。注重科普內容的實效性和適用性,提高科普工作的科技含量,結合本地的工農業生產及人們的實際生活情況,製定貼近人民群眾和社會需求的科普工作計劃。
3.將科普範圍擴展到更大的領域
將氣象防雷科普宣傳的中心逐漸的轉到經濟發展較為落後,信息傳播較為閉塞的地區。針對那些氣象災害事故較容易發生的地方要投入充分的關注力度。通過宣傳使當地人們對雷電災害有更加清晰的概念,深化對於雷電危害的防禦認知,同時傳授他們雷電災害發生時正確的應對方式。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氣象科普是關係到社會穩定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性問題。如何在當前實現氣象科學知識的有效科普成為社會性的熱點問題。在進行氣象科普宣傳的過程中,不僅要充分借助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同時還應該結合實際的工作需求及具體情況,在摸索中中前行,發現更多適合氣象科普的全新渠道,並最終確保氣象科普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吳雲榮.氣象科普社會化若幹問題的研究.江蘇公眾科技網,2010
[2]何學勇.氣象科普基地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陝西氣象,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