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啟禪護華夏(1 / 2)

“玉清弟子,出山!”昆侖山上,易水寒一聲令下,昆侖三千弟子,盡皆出山,玉清仙宗沉寂的太久了,易水寒也沉寂的太久了。

他是從一個凡人走上修士之路的,對華夏自然是有感情的,五千載歲月,泱泱中華,沉睡的太久,俗世上有些事情,他管不了,那是大勢變遷,是整個中華應該承受的命運。

近代的中華,承受了太多的屈辱,但那些屈辱都不足以亡國滅種,小孩子打架,大人出手又算什麼?人不爭?何以怨天?

是以易水寒為首的修行界自不會去理會,人道之爭,他們參與有傷天和,但這次完全不同,若是易水寒等宗門修行界人不出手,怕是真的要亡國滅種。

外星文明已經打上門來,傳承了古中國最強底蘊的他們,若不出手,必然沒有人能逃得過這末世之日,甚至易水寒也感覺到了壓力,但即使有壓力,也必將禦敵於門外。

玉清仙宗為首,三千弟子出世,有大能有大神通者,無一例外,整個修行界都沸騰了,上清仙宗的一些修士也出世了,包括一些妖仙,也凝聚到一處,圍堵那些進入華夏土地的刺客。

因為早有防禦,是以俗世的華夏亂的並不算很亂,有軍隊維持秩序,但整個俗世依舊透徹一股惶惶不安之氣,人心浮躁,若是外星文明降臨,為了生存,必然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道台八大派剩下的弟子都以易水寒為首,無數老家夥老怪物都出山了,玉清仙宗可不止易水寒一個地仙存在,而易水寒首先做的,並非是去搜尋來敵,他與碧淩波二人來到整個華夏各處名山,尋找著一些上古留下的遺跡,這些遺跡是一個個陣台。

第一個陣台,在他玉清仙宗裏,名為白虎,而第二個陣台,就在上清仙宗,名為青龍,至於第三個陣台,名為玄武,在京都的紫禁城裏,第四個陣台,則是在南方羅浮,名為朱雀,當找到這些陣台之後,玉清仙宗與上清仙宗的幾位地仙,守護在其中,每人拿著一枚上古留存下來的符錄,等待著什麼。

而易水寒與碧淩波卻來到了泰山,黃帝封禪之地,後世無數人祭祀的泰山,這裏是除了昆侖之外,華夏的另一個標誌,而這裏同樣留下了一個陣台,名為麒麟,乃是氣運祥和的象征。

“可準備好?”易水寒手中也拿著一個上古留下的玉符,眾人都點了點頭,中嶽泰山,為華夏之中,承載了太多的傳說,“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雲雲;伏羲封泰山,禪雲雲;神農封泰山,禪雲雲;炎帝封泰山,禪雲雲;黃帝封泰山,禪雲雲;顓頊封泰山,禪雲雲;帝嚳封泰山,禪雲雲;堯封泰山禪雲雲,舜封泰山,禪雲雲;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雲雲;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吾玉清宗主,今日掌五運神符,拜天地厚德,祭先祖仁慈,華夏國土,今遭逢劫難,不得以為之,吾等修士,將開啟封禪之地,天地玄黃五靈大陣,護佑我泱泱中華,長盛不衰!”

身為玉清仙宗宗主,易水寒在修仙界裏可謂尊貴無比,但他卻在那些封禪碑刻前,三拜九叩,行五體投地大禮,這是對先祖的大禮,也是對整個華夏民族的大禮。

“今日啟禪,將蘇醒華夏族人之血,走向盛世!”當易水寒再次站起來時,他捏碎了中的玉符。

整個玉符頓時化為了點點流光,飛入那封禪古字中,一股強大的道痕氣息,突然從那封禪的碑刻中傳達而出,有無數上古人物,乃至太古人物蘊含的氣力在其中,整個泰山山巔頓時流光大作。

祥和之光充斥天地,這一日,俗世中的人們都看到了泰山中的異象,衝天而起的光柱,照耀在人身上,讓人感覺體內的血液似乎沸騰了起來,似乎有一股力量要蘇醒了,讓人有頂禮膜拜的念頭,先祖傳承下來的血脈,在這一刻蘇醒了,每一個看到這樣異象的俗世之人,都充滿了敬畏之色。

而那光柱衝天而起的同時,化為四股,飛向了四周,當身在昆侖,蓬萊,紫禁,羅浮的四位地仙看到這流光飛來之時,同時捏碎手中的玉符,頓時那四座看似普通石板模樣的陣台突然流光大作,古樸的符文,透著一股滄桑之氣。

“唔唔唔”

蓬萊仙島一陣青光閃過,一頭巨大的青龍衝天而起,發出一聲聲震天的龍吟,這是四大真靈之一的青龍,這條青龍似是從太古蘇醒,俯瞰著一切,隨後隱沒入天地,青色的氣息從他的身上流轉而出,形成了一道光幕,朝四方擴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