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未來佛現(1 / 2)

虛空中圖卷正是乾坤圖,而那青年卻是鄭元卿,他遊曆諸國,曆經數十年的時間,終於將秦浩所傳給他的道悟透,並且融會貫通,實力瘋長,但自從那諸聖的血液意誌回歸之後,鄭元卿就倍感壓力。

但他很清楚,秦浩並未隕落,從乾坤圖中他冥冥中感覺到,有人曾經很多次借用這件聖器的力量,普天之下,能夠借用乾坤圖力量的人,除了他的創造者之外,也就隻有他了,也正是他的老師秦浩。

“也許有一日老師會回歸吧,但現在隻能靠我自己,老師曾有言,若是我自己不能領悟這其中的奧妙,也不配成為他的弟子。”鄭元卿心裏想到,雖然秦浩的話語看似嚴厲,但鄭元卿心裏很清楚,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裏,不僅僅需要道理,更需要實力。

“天地呈現回光返照之勢,即使天下歸心又能如何?如果是老師在又會怎麼做?”鄭元卿心裏擔憂道,以前他隻聽過人會回光返照,卻想不到連天地都會回光返照,此刻明悟了道理的鄭元卿卻陷入了矛盾之中,沉默片刻,他望著乾坤圖,感歎一聲,“哎,還是順其自然吧。”

可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突然發現那種矛盾的感覺消失了,他本執著蒼生滅絕,他的教化之功又有何用,但現在這種矛盾,在這四個字下,突然消失了,這一刻他好似明悟了什麼是順其自然之道............

西域,智慧之光灑落每一處,這裏是天玄最為貧瘠的不毛之地,可在這智慧之光下,卻並沒有貧瘠的感覺,反而呈現出一種比中土還要強勢的文明,這裏生活的人們全都信佛,而這智慧之光,他們稱之為佛光,在這裏沒有人心中有煩惱,因為他們堅信,阿彌陀佛。

“新的時代終於到了,也是我佛門真正入主中土,綻放光彩的時候了,回光返照麼?這隻是開始而已。”淨土金光璀璨,寧靜祥和,即使這天地元氣拂來,也並未引起淨土中人的狂躁。

更多的人,如同往常一樣,誦經修煉,打坐參悟,好似這一切並不存在一樣,寧靜的讓人生畏。

“未來彌勒佛,你將掌控未來,渡化眾生,橫渡彼岸。”佛音響徹在西域的每一處,幾乎所有人耳邊都響徹著這句話,在他們的心靈之中烙上印記,這是現在佛的力量,而現在即將永恒,西域在一刻將再次更替。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弟子定當竭盡全力。”另一股力量在西域中勃發而出,同樣渾厚無比,沒有狂躁的威壓,隻有寧靜,可在一刻,幾乎所有人了臉上都呈現出了恭敬之色,新的阿彌陀佛出現了。

過去佛,是阿彌陀佛,現在佛也是阿彌陀佛,未來佛同樣是阿彌陀佛,眾生所念之佛,若是秦浩在此,恐怕會大吃一驚,這位未來彌勒佛,肥頭大耳,嘴吧咧著,掛著長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盤腿坐在金蓮上,渾身都散發著透體的金光,氣機居然不下於任何巔峰的聖人。

而這形象整合那癲和尚一模一樣,但卻並沒有邋遢的感覺,反而讓人感覺聖潔。

“我願天地,一年四季,風雨調順,百花開放,萬類和宜,產物豐收,果實甘美,並產天然粳米,沒有糠皮,滋味香美,不炊可食,人食長壽,毫無疾苦。又無任何災難,人心皆為大善,沒有貪、嗔、癡、慢、疑,更無殺、盜、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

“我願人人皆知修習身、口、意三業清淨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別,無有爭執,相見歡悅,多以善言互相勉勵,人行萬善,無諸惡業,飲食無憂。”

未來佛一出世,發下兩大宏願,聲聲入耳,貫入每一個信佛之人耳中,所有信徒都是頂禮膜拜,不敢有絲毫的反駁,一切都是如此寧靜祥和,沒有任何人世間接替的血腥殺戮,更無人敢生出妄念。

“我願眾生,人人平等.............”

“轟隆隆”

可就在未來佛即將發現第三個誓言時,突然西方的某一處突然烏煙瘴氣,血光咂現,好似象征著不祥,但所有佛子信徒都是寧靜以對,絲毫不為這血光擔憂,一直到這血光越來越盛,現在佛那偉岸的法身,微微點頭。

那一處是西方世界的種地,有寬廣四百萬裏的大平原,四大湖泊,各據一方,有大都城,名雞頭城,東西五百裏,南北二百八十裏,土地平廣,人民眾多,街道整齊,空中有龍王名叫水光,夜雨香澤,晝則晴和。

城中有羅刹眾,名叫葉華,於深夜出現,為信徒消災,除去穢惡,打掃清潔,又以香水遍灑於地,非常香淨。本應是一方祥和寧靜之地,西方的重地,但就在此時,卻變的不平常,羅刹眾與龍王都被黑霧侵蝕,沒有半點反抗之力,整個重地,變得血光滔天。

而未來佛隻是大手一揮,頓時一股渾厚的佛光,從淨土輻射向整個西域,所過之處,人人有感,頂禮膜拜,誦經朝聖,一直到達那血光之處,卻沒有半點停留,直接輻射耳光,那血光與黑霧,直接被佛光衝散,甚至其中作亂的妖魔,沒有半點反抗之力,直接被屠殺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