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喪心病狂,光天化日綁架證人(一)(2 / 2)

司機不敢稍有鬆懈,這路實在是太差了,彎道多,路陡坡險,一個不好就有可能翻到狹溝裏去,車後排又坐著領導,顛簸異常,當真是顧得了這頭顧不到那頭。

於清風在顛簸中瞄到前邊的兩輛車,頓時詫道:“除了我們還有別的單位派人來了?”

前邊開車的司機趕緊回答道:“沒有啊,即使有也不會不跟於書記彙報吧?這車……也不是縣委辦派給方秘書的,看牌照好像是縣公安局的。”

“縣公安局的?”於清風怔了一下,之前在縣城接車時,在徐建國秘書方小安的建議下,這次到野豬坪見徐建國,於清風不敢多帶人,以免徐建國說他搞排場,所以也沒安排公安局的人開道或者搞安保。

“有可能是下鄉來辦案子的。”司機一邊開車一邊補了一句。

也有可能,於清風也沒細想,轉移了注意力。

唐明華倒是警覺起來,公安局的人來鄉村本身就很奇怪,小偷小摸的案子,通常都是當地鄉鎮派出所的民警出動,除非是重案大案才會由縣城公安局的人接手,沒聽說野豬坪這邊出什麼大案子啊。

唯一能聯想到一起的,隻有李思文的事情了。

難道是李思文被發現了?

唐明華眉頭皺了起來,如果真是來逮李思文的人,那就棘手了,怕就怕他們在徐建國麵前捅婁子!

倒不是要欺上瞞下,否則他也不會同意李思文直接找徐建國了。讓他找徐建國單獨彙報就是想將獅子縣的問題擺出來,推動這件事得到妥善解決。

誰知來了一幫攪屎棍,在徐建國麵前上演抓人鬧劇,這不是把獅子縣架到火上烤嗎?搞不好這件事就會被無限放大,引發一係列嚴重後果。

事情的發展已經脫離了唐明華的控製,李思文的對手也不是省油的燈,那是一張隱藏得極深的關係網,要想把這張貪汙腐化的關係網連根拔掉,光憑他唐明華一個人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唐明華當了幾年紀委書記,早已心知肚明,他迫切希望能找到一個突破口,打開眼下這個局麵。

鷹嘴鎮事件是導火索,徐建國視察是事件發動的重要誘因。

這是唐明華支持李思文直麵徐建國的根本原因。

這時,唐明華發現,不僅僅前邊多了兩輛車,後麵又出現了兩輛車,在本來就歪歪扭扭的山路上排成了一條長蛇。

“這還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呀!”唐明華忍不住歎息一聲,既然避免不了,那大家就隻有騎驢看唱本,走著瞧了。

最先發現李思文的人是前邊的朱明宣一幹人,隻見他們停車,下人,動作幹淨利索。

後麵於清風、謝學會、唐明華等人也陸續停車下車,從後麵兩輛車裏鑽出來的居然是石山鎮黨委書記王從洋和鎮長崔明禮等人。

於清風多少有些詫異,他沒通知王從洋、崔明禮等人前來,他們怎麼知道消息了?

不過隨後一想也不奇怪,野豬坪村到底是石山鎮的轄區範圍,鎮領導要是不知道發生的情況,那才奇怪了。

不過於清風沒有去問王從洋等人,他看到前邊的菜地邊角處的槐樹下有三個人,前邊有幾個幹部正要走過去,估計那邊的人就是徐建國,所以朝王從洋等人一揮手吩咐道:“你們都在這兒等著,沒我的吩咐都不準過去!”

徐建國不喜歡搞排場,這麼大一群人要是一擁而上,很可能會把局麵搞僵。

因此,於清風隻帶了謝學會、唐明華兩個人過去,陳正治沒跟過去,一臉陰沉地盯著前麵那棵大槐樹。

山溪邊槐樹下有三個人,徐建國、李思文以及徐建國帶來的下屬小張。

徐建國跟李思文談得很融洽,談得越多,他越覺得李思文不僅口才好,而且肚裏確有真才學,好多涉及基層百姓的數據,他隨口就來,這些數據恰恰是徐建國需要的。他不知道李思文本身就是基層的派出所所長,整日裏在下麵摸爬滾打,又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所以他提供的基層數據比資料裏的更確切更翔實。

李思文把他研究和了解的資料詳細地對徐建國說了一遍,還加了不少他自己的分析,眼見徐建國認真地傾聽和思考,他心裏又興奮又忐忑,不知道徐建國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正講得投入,李思文忽然聽到車輛的聲音,他瞄了瞄,路上駛來七八輛車,他猜到或許是朱明宣等人追來了。

這時候,李思文反而沒有找徐建國喊冤訴苦的念頭了,一方麵是因為他已經做出了選擇,成功為獅子縣贏得徐建國書記的肯定。

另一方麵,那群人要是當著徐建國的麵逮捕他,逃犯的罪名可就扣在他腦袋上了,一個逃犯的話,徐建國會相信嗎?一旦徐建國認定他是逃犯,也就意味著之前李思文的努力全都白費了,李思文不希望那樣。

很快,李思文就作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