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驚弓之鳥,千方百計銷贓滅跡(四)(3 / 3)

徐建國聽得麵色沉沉,良久才點頭道:“這個確實是很迫切的問題,你再說說別的。”

李思文接著說道:“路通才能談發展。第二,我們經過詳細地考察挑選,在全縣挑出了七個比較典型並且有發展前景的農產項目,有洋薑、大蒜、梨園、金銀花、葡萄園、獺兔和豪豬養殖基地七類,其中洋薑、大蒜、金銀花需要大量土地種植,也需要專業技術輔導,縣委討論決定,以合作社的形式推進,對技術人才予以持股和貸款扶持。比如野豬坪村的王少君吧,他是省農科大的高才生,獲得過農科院的科技大獎,是難得的人才,他不貪戀城裏高薪舒適的職務而返鄉發展,還拿到了荷蘭客商兩千萬元的洋薑合同,兩千萬啊,能讓多少農村人得到一份可觀的收入?而且合同是可以持續的,隻要收入好,我想我們可以拉回不少外出打工的農民,他們不種地的原因不是懶,而是收入低!”

“說得好!”徐建國拍了一下大腿讚道,“我們北川市轄下絕大部分地區都是農村,農村人都不種地,這種情況是可怕的,眼下看不到弊端,但十年八年後就出現問題了。城市發展得再好,沒有農村經濟的襯托,沒有農村經濟的基礎,城市也是發展不了的,糧食生產是國家的基本國策,是國家的基礎。你的建議好,現在農村人都選擇出走的原因就是收入低,要是在家裏收入也不比外頭低,工作也沒有外頭那麼緊張嚴格,還能照顧老人小孩,能拉回一大部分農村勞動力!”

說到這兒,徐建國狠狠地比畫了一下,看向李思文的表情也柔和多了:“你是叫李……李……”

“李思文。”

“嗯,李思文,我記住這個名字了!”徐建國微笑著點頭,頗為欣賞地讚道,“很有想法,說得也不錯,你繼續說。”

李思文也不客氣,越說越自如:“徐書記,我們縣委挑選出來的切實可行的七個農產投資項目的總投入約需兩千五百萬。我們第三個分類大項目是水利,目前獅子縣各個鄉鎮用水相當匱乏,其實獅子縣的水資源並不欠缺,欠缺的是資金扶持,目前社會上也有資金願意進入,但商業資金進入就避免不了用水價格提高,政府還是想以財政撥款的方式進入。水是百姓必需品,必須以適當的價格輸送,全縣鄉鎮的水源建設以及輸配送加強共需要三千萬。”

徐建國沉吟著:“嗯,你們這三個大項目總共需要九千五百萬,大致是一個億,款項上有困難,但你們的提議都在點子上。我原以為於清風、謝學會會來個獅子大開口,要高速,要大建設,嘿嘿,這倒是省了我一頓批,於清風還算務實……不過……”

說到這兒,徐建國望著李思文似笑非笑地問道:“李思文,我視察的上一站是鄰縣,他們提的都是幾億甚至十幾億的大項目,你們縣為什麼連一個大項目都沒提?”

李思文抹了一下額頭的汗水,認認真真地回答:“徐書記,大項目我們當然想,但不是現在,因為不是我們最急迫最需要的。我們選的項目雖小,但更切合實際,大項目是經濟上來後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徐建國沉默下來,好一陣子後才默默地念了幾下:“好一個錦上添花,好一個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