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掛燈籠、送祝福,國際友人把寫好的春聯和新春的祝福,挨家挨戶送到村民家中。
夜色降臨,在一陣煙花爆竹聲中,前溪頭村的村民們端上了豐盛的農家菜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24個國家的海外民眾,與當地數百村民,齊聚一堂,吃“年夜飯”,共賀中國年。來自瑞典的Nadia與德國Grant等留學生,在村長的帶領下,按照當地風俗,桌桌“敬酒”,一道與村民“幹杯”,獻上來自跨越大洋的對中國新年的祝福。
在歡樂、熱鬧、祥和的氣氛中,文化禮堂“國際春晚”拉開序幕。400多位村民們和國際友人同台聯歡,共舞中華。擊鼓傳花、健身舞蹈、民族風采、地方戲曲、快板村歌、中華武術等,把歡樂春節的喜慶推向了高潮。
在活動中,“紅牡丹”書畫國際交流社還舉行了《文化跨國夢 藝術牡丹情》圖書首發儀式,回顧了上百個國家的外籍學員在寧波學習中國書畫,以及愛上中國文化的成長曆程。該書通過“紅牡丹”國際學員的橋梁作用,讓他們帶回自己的國家,交流、分享、傳播他們在中國的獨特文化體驗。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象過這樣一道風景,“把全球塞進中國的一個農村裏,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的人們一起過一個中國新年,讓‘全球一家’夢想成真。”8日晚,來自寧波大學的羅馬尼亞留學生Leo(羅寧),在中國鄉村用中文主持“春晚”,過完中國年後,用中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作為留念。他在日誌中感謝“紅牡丹”舉辦這樣一個活動,讓他們能分享鄉村的快樂和祝福,還寫道:“現在輪到我們去分享給全球了,我們會把文化和藝術分享在‘朋友圈’中,也希望把中國節日的氣氛傳播到世界的各個國家。”
Aliona來自烏克蘭,正在寧波學習漢語翻譯的她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走逛了雁村,欣賞了梅溪水庫風光,遊曆了中國書法泰鬥沙孟海故居和被譽為“中國梵高”的畫家沙耆故居,Aliona迫不及待在俄羅斯社交網站VK上向朋友“曬”美圖。Aliona在接受采訪時說:“寧波的‘歡樂春節’外籍人士體驗日活動,讓我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業後希望自己能在中國工作。”
寧波“花為媒”,羊年“海外紅”。作為市委外宣辦精心打造的“紅牡丹”國際交流示範基地及傳播中國文化外宣品牌,通過組織開展“感知寧波特色文化,共度中國傳統佳節”為主題的在甬外籍人士“歡樂春節”體驗日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中國日報》、中新社、浙江在線、《寧波日報》、寧波電視台、《東南商報》等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到目前為止,全國有近千家新聞網站轉載。可謂是“寧波之花”紅遍全國。在甬外籍人士通過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與寧波地方文化,在美麗寧波延伸夢想。“紅牡丹”,逐漸成了外籍人士心中最美的“中國符號”。紅牡丹讓中國文化香飄世界,讓魅力寧波“海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