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反對盟國加入亞投行適得其反(1 / 1)

美國反對盟國加入亞投行適得其反

案例剖析

北京——當新任中國領導人在2013年的一次公開講話中,首次透露建立一家新的亞洲開發銀行的想法時,華盛頓幾乎沒有人注意。

然而當北京方麵有條不紊地招攬美國長期以來的盟友,幫助這家新銀行進行融資和管理時,人們開始明白,這番舉動不隻是中國對亞洲鄰國的公關姿態,它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由美國領導的金融機構帶來了直接的威脅。奧巴馬總統讓美國的外交政策“轉向”亞洲的誓言因此受到了威脅。

現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均同意加入這家新銀行,盡管華盛頓曾直接呼籲它們不要參與。現在的問題是,奧巴馬政府在應對中國發起的巨大挑戰時是不是出現了失誤,以及當時怎樣做才更好。

“奧巴馬政府的反對,是一個重大錯誤,很短視,”位於北京的卡內基-清華中心主任韓磊(Paul Haenle)表示,“無論我們支持不支持,這家銀行都會走下去。”

韓磊及其他人士評價稱,美國麵對中國努力提升國際地位,在全球金融事務中扮演更大角色的做法,應該克製自己的反感,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一些人認為,美方也應該尋求,在由中國領導的這家關注亞洲的銀行中扮演一定角色,就像華盛頓期待中國向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做出更多貢獻一樣。世界銀行和IMF是由華盛頓主導的貸款機構,目標是促進發展和維護金融穩定。

英國不顧美國的反對,表示願意加入中國主導的這家銀行,這尤其清晰地顯示出中國爭取朋友的策略何其精明,而華盛頓方麵未能做出有效的回應。

英國的決定為其他歐洲盟友的轉向鋪平了道路,中國也在拉攏這些國家向自己靠攏。政府官員透露,澳大利亞預計會在下周加入,而韓國則可能緊隨其後。

一個問題是,亞洲大部分地區仍然相當落後,對於中國號召把遠比從前更多的資金注入到亞洲各地的公路、鐵路和管道建設上,華盛頓並沒有提供真正的替代方案。韓磊說,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已無法滿足該地區的基礎設施需求,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華盛頓一些人的看法是,如果事情不是由美國來領導,那麼美國就不應該參與其中。”他說。

華盛頓和亞洲的分析師說,美國一早就應該意識到中國創辦這個銀行的決心已定,華盛頓應該試圖去影響它的創辦,而不是去阻止它。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國會拒絕了一項立法,令中國不快,因為該立法旨在提高北京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影響力。他們說,現在,中國坐擁逾3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可以輕鬆出資組建一個全新的機構,成為其大股東,讓其他國家當小股東。

此外,中國想利用其在鋼鐵、水泥和管道方麵的過剩產能來建設周邊的經濟體,造福於中國經濟。龍安誌說,他是美國人,曾為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一事與朱鎔基總理有所交集。

“出口中國的勞動力,在該地區修建基礎設施,這將令中國經濟受惠。”他說。

中國將利用亞投行在亞洲開展自己喜歡的項目,並嚐試將東南亞和中亞較貧窮的國家組建成一個在其影響力之下的經濟圈,這是華盛頓的主要擔憂之一。

即便如此,美國政府也可以采取積極的態度。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顧問馬修·古德曼說,政府可以選擇讚同這個觀點:亞洲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資,而中國現金充裕,擁有填補這個缺口的能力。

他說,華盛頓如果采取這種支持的態度,就會處在一個更好的位置上,可以幫助塑造這個新銀行的貸款規則、環境和透明度。

中國財政部已告訴準成員國,自己將努力將亞投行建設成為一流銀行,使其開展項目的效率高於世界銀行或亞洲開發銀行。

為此,中國已經聘請了曾在世界銀行供職30多年的律師娜塔莉·裏奇汀斯坦來幫助亞投行製定章程。亞投行要想獲得成功,吸納這樣的人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