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彷徨(3 / 3)

“男女之愛,本是天地繁衍之道。”唐僧道。

“師傅,這話沒錯,我老豬最想要的就是可以和翠蘭生兒育女。”

“你那是情 欲。”孫悟空強調道。

“什麼色不情 欲的,我早就不是神仙了,天條也管不到我了。”

“你趕緊回你的高老莊去吧。”孫悟空有些生氣,本來是想勸導唐僧,八戒光在這裏唱反調了。

“悟空,不要惱火。”唐僧聽到二人的話全解的說道。

看著女兒國,又看看西方,唐僧道:“愛與不愛皆是佛性,佛需愛眾生,眾生才會供奉佛,佛是無私的,不會因私欲而失公允,佛也是悲苦的,要為眾生舍去私欲。”

“修佛就是修心,佛度也是心度,隻有用心才能更好的渡化眾生。”唐僧看著西方,取經之心更甚了。

“師傅我們走吧。”孫悟空明白唐僧的意思,男女之愛是私欲,修佛就要舍去私欲,隻有這樣才能誠心禮佛。

“上路。”唐僧道。

師徒三人再次上路,不知前路多少艱險,也不知會有多少人思念他們。佛渡眾生,真的度的了癡愛的人嗎?唐僧不知道,但他堅信真經一定有度化的方法。

一日又一日,師徒三人不敢耽擱,一路西行,看盡世間疾苦,度化可度之人。

唐僧感覺他們離西天越來越近,但是卻感覺他們離佛越來越遠。

西天取經,必經劫難,度化眾生,這卻讓唐僧變得迷茫。

愛恨秋愁真的能夠度化嗎?

貪嗔癡真的摒棄嗎?

世人多情,越是癡迷越難度化。可是世人如果不想度化自己,哪怕擁有再高深的佛法也難度化他們。

唐僧滿是憂慮,望著夕陽,腦中的芸芸眾生,或哭,或笑,或癡,或瘋。

“師傅在想什麼呢?”孫悟空奇怪的問道。

唐僧歎了口氣道:“佛法真的能夠度盡眾生嗎?”

“肯定能的。”孫悟空肯定的說道。他不懂佛法,但是他這一路上看著唐僧一心度化世人,給他們希望和方向,教他們分辨善與惡。他漸漸相信佛法的慈悲,相信了佛能度化眾生。

“我不如你呀。”唐僧感慨道。

他在懷疑什麼?懷疑佛?還是懷疑自己?當他內心出現遲疑,他知道他永遠不可能求取到真經。

“師傅你不是常說,佛是慈悲的也是公平的,會給世人希望和慈悲。”

“是呀,佛渡眾人,是佛的慈悲,可是真能度盡世人嗎?”

“師傅,老豬不懂什麼佛,但是我知道隻要盡力就好。”豬八戒也勸道。

“盡力?隻要能夠普度眾生哪怕窮盡我終生我也不後悔,但是我離西天越近,我的心卻越感覺迷茫。”

“師傅,又為什麼迷茫?”

“佛經高深晦澀,世人卻難以參悟,一花一世界,可並不是每個人都看的到花的美麗。”

“正因為這樣才需要師傅弘揚佛法,助世人脫離苦海。”孫悟空道。

“我雖有心卻力不足。”

“普度眾生,隻要用心就可以。”

“用心普度,卻度不盡世人。”唐僧陷入了迷茫,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泥沼,快速的吞沒他的雄心壯誌,越是掙紮陷得越深。

唐僧盤膝坐在地上,閉上雙眼。

佛法高深,世人難懂。但我輩修佛之人要以弘揚佛法為己任,度不盡人世,卻要更努力的度化世人。

這條路越是艱辛,越要努力。

孫悟空看著唐僧,輕輕地歎了口氣道:“師傅,我曾聽聞地藏王菩薩發下宏願地獄不空永不成佛。”

“地獄不空,永不成佛。”唐僧嘴裏重複著。地獄永遠不會空,可是地藏王卻一直在度化,到底是為什麼呢?度化眾生,是一個希望,有了希望才能讓心看清前路,度不盡眾生,那就度化有緣人。善是可以傳播的,正如佛也會隨之被人傳播一樣。一傳十十傳百,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卻可以給眾生一個希望。

佛度眾生,首先要度化自己,心不堅,佛法難修,世人難度。

唐僧呼出一口濁氣,睜開了雙眼:“貧僧也隻是一粒希望的佛種。”

“師傅,你又悟了?”

“佛渡眾生隻是宏願,但是我要為這個宏願努力下去,哪怕度不盡世人,也要給世人善的希望。”

“阿彌陀佛。”孫悟空雙手合十,口誦佛號。

“阿彌陀佛。”豬八戒同樣口誦佛號。

唐僧深吸一口氣,看著西方,眼中再次變得堅定,一定要取回真經普度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