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作者:趙哲
近日閉幕的中國共產黨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會,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今年“七一”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張慶黎同誌代表第七屆省委所作的報告,通篇貫穿了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精髓,主題鮮明、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是一個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提神鼓勁的好報告,是一個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河北實際、順應人民期待的好報告。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全麵,分析問題實事求是,判斷形勢科學準確,製定目標切實可行,是未來五年省委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朝著“經濟強省、和諧河北”目標邁進的政治宣言、行動綱領和工作指南。
會議確定了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的戰略目標。這是省委在綜合分析河北麵臨的形勢與任務,科學分析世情、國情、省情發生深刻變化的基礎上,高瞻遠矚、深思熟慮作出的科學抉擇。一方麵,雖然河北是經濟大省,經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但是河北的人均經濟指標與沿海發達省份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經濟發展中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資源環境製約日益凸顯,製約河北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突出問題亟待破解,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這一狀況,要求省委順應河北人民謀發展、奔小康、求穩定、盼和諧的強烈願望,提出一個振奮人心的奮鬥目標以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再創輝煌;另一方麵,河北環京津、沿渤海的區位優勢獨特、資源稟賦優良、工業基礎雄厚、交通體係發達、文化底蘊深厚,具備加快發展的物質技術文化支撐。再加上三大國家戰略鎖定河北,即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首都經濟圈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冀中南地區被列為國家層麵的重點開發區域。河北麵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完全有條件、有能力發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因此,省委提出的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是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
經濟強省,就是總量要大,素質要高,結構要優,活力要足,質量要好。報告從經濟規模、素質、結構、發展環境和效益五個層麵為河北經濟發展構建起了一個綜合指標體係,達到這些指標的總體要求,就意味著河北成功實現了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華麗轉身。
和諧河北,就是生活品質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提高。建設和諧河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和諧河北”目標的提出,其實是省委謀劃的民生大文章,這背後有著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民生承諾——社會事業全麵發展,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貧困人口顯著減少,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等等。兌現這些民生承諾,落實富民惠民政策,老百姓就能明白惠在何處、惠從何來。
實現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的奮鬥目標,關鍵是要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河北特點的發展路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河北實際出發,按照優勢地區聚集發展、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城鎮鄉村統籌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總體布局,深入實施“一產抓特色、二產抓提升、三產抓拓展”的經濟發展戰略,用活京津優勢,做大沿海經濟,走出產業新路,打好扶貧硬仗,創造幸福生活,全麵建設小康。
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的偉大征程已經開啟。我們相信,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7000多萬英雄的燕趙兒女同心同德、勵精圖治、奮力拚搏、銳意進取,一定會創造河北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