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除夕(1 / 2)

\t在中國,要說這最重要的節日,非春節莫屬。遠方遊子,他鄉過客,都趕在三十這天回到家裏,一家團聚,其樂融融,而團圓飯也成了中國人心裏抹不去的情節。

\t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我家頗有資產,剛畢業,七七八八也換了好幾個工作,卻總不能如意,一轉眼就年底了,雖無顏麵對辛勞的父母,但手中積蓄所剩無幾,再不回家路費都成問題。回去之前我思索許久,還是提前打了電話。

\t父母依舊在那再熟悉不過的汽車臨時停靠點等著,已經有些佝僂的父親一把接過手中沉甸甸的行李,母親一個勁兒地說回來就好。快到家時,老遠就看到滿頭銀發的爺爺拄著拐杖站在門口。

\t爺爺在村裏算得上輩份最高,十裏八村頗有威望。老一輩的人都信鬼神一說,爺爺自然也不例外,在門口擺下一個掉了瓷的搪瓷盆,放了幾張火紙點著,對於這件事我早已見怪不怪,雖然不信這一套,但老爺子既然信,也就順著他罷了。

\t這就是所謂的“跨火盆”。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其意義在於趨吉避凶,跨過火盆,則象征著蓬勃興旺,希望生活像火一樣越來越旺,並希冀用火去除一切晦氣。在不同地方對其叫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廣東雷州,稱其為“過火海”,福建惠安叫“跳火群”。

\t“大國還沒到家麼?”大國是兒時的玩伴,穿開襠褲時就廝混在一起,後來他讀完中專就下學打工去了,前幾年聽說在珠海一家水產公司工作,說白了就是打漁,聽他說一般都是晚上工作,雖然辛苦些,卻也掙得盆滿缽滿,去年春節回來見過一麵,皮膚黢黑,卻顯得格外壯實,還把老家土房推了重新蓋上了三層小洋樓,迄今為止,這是村裏唯一一座。這也讓周圍叔伯阿姨對大國另眼相待。

\t前幾日與大國約好一同回家,電話那頭的大國說找了個媳婦兒,趁今年春節帶回來,我也替他高興,相比之下,我這個大學生混得倒是寒酸得緊。

\t聽我這麼一問,父母的臉色有些不大對勁,爺爺吧嗒了一口旱煙,米白色的煙霧頓時將那張布滿歲月褶皺的臉隱藏了起來,那雙有些渾濁的雙眼快速眨了幾下,又咳嗽了幾聲才將那兩尺多長的大煙槍放到腳邊,在鞋梆子上敲了敲,抖出一撮未燒完的煙絲。

\t“陽子,大國這孩子回不來了!”爺爺歎了口氣,又將那大煙槍在地上杵了杵。

\t通過父親的話我才知道,大國本已買好車票,卻想著再出海一趟,撈一把再回來,沒成想就是這一出去,漁船遇到暗湧,連人帶船消失在了大海上。記得前幾日電話,大國說做完這趟就回來了,那時我還在嘲笑他被金錢蒙蔽了雙眼,他說等他哪天有了自己的公司,就綁著我過去做個掃地的,氣死我。

\t沒成想這通玩笑成了和他最後的對話。

\t公司賠付了一筆數目不大的錢寄到了家裏,屍體卻沒能找回來。對於中國人來說,講究的就是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我不知道大國的雙親正麵臨著怎樣的痛苦,此時我甚至懷疑是不是弄錯了,掏出磚頭一樣的電話撥通了那個再熟悉不過的號碼,卻隻聽得一陣嘟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