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又是麻煩事(1 / 2)

關於退股一事兒,趙複實在理虧,這也是他一直擔心的事情,他和達強之間的關係急轉直下,不能說由此開始,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為此他和趙歌打了不止一架,無奈這小王八蛋態度堅決,理由也很簡單,達強貪心不足,不是一路人,絕對走不到一塊。

當然,理虧隻是趙複的理解,趙歌絕不這麼認為,因為達強借著當時大夥缺錢的機會,曾反複要求增加占股份額,不是讓趙複轉達,就是親自找趙歌談,原本達強的投資是記在趙複名下的,最後給獨立出來,趙歌一狠心減掉自己的份額加給了達強,沒辦法,當時既需要錢,他也要平衡喬娃子和老菜梆子,但未料到達強並不滿足。

這就讓趙歌非常不爽了,原本還想試探一下達強的底牌,也好做下一步的應對,但賴春光阻止了他,就問了三個問題,達強你能控製的了麼?在北川街這幫人和達強之間你選擇誰?他那麼大的生意,為啥還要在乎咱們這點殘羹冷飯?

趙歌沒有當場回答,但完全明白了賴春光的意思,第二天就做出了決定,算足了達強的紅利,退股。這是幾方股權合作以來第一次出現了重大裂痕,他們這種奇怪的集合也不需要什麼製度規章,趙歌聯合喬娃子和老菜梆子占大頭,自然說話有分量,趙複聯合陳東竭力反對,未料陳東忽然就棄權了。

達強當時的反應極為反常,什麼話也沒說,拿錢走人。這個事件也可以看作是幾方聯合體正式解體的開始,當然不會結束,續集也不止一集。

後來達強也沒有什麼反常的舉動,反而趙歌和趙複鬧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他還充當了一把和事佬,把趙複弄得更加尷尬和愧疚。

所以今天找達強,趙複完全是把臉皮給扔掉才來的,談不成也不奇怪,但也能了解對方真實的心態,人家不是無所謂,而是一直記著帳呢。

事情已成定局,找達強不成,趙複絕不可能再去找梁斌,因為利害關係明擺著,到時候萬一衝突起來,看在多年兄弟份上,達強很可能袖手旁觀,既不幫忙,也不會背後捅刀子,而你一旦去找梁斌,性質就變了,大家真的就會徹底翻臉。

從鎏金歲月出來的趙複一籌莫展,除了咒罵趙歌外,再也想不出別的辦法,隻好回家睡覺。

接下來的日子裏,趙歌忙的腳不沾地,全力以赴準備新店的籌備、裝潢,設施設備的采購等等,而且在賴春光的反複建議下開始拜會一些地頭上的父母官,從工商到三整頓、市容,不一而足,用老賴的話說,既然要紮根解放路,鋪開來幹了,沒有方方麵麵的支持,是根本玩兒不轉的,最起碼要先混個臉熟。

還有,就是進一步收縮黃牛生意,現在倒騰債券真的不好幹了,生意逐漸都轉向了正規的交易所,有相當一部分小弟已經收不上抽水,情況挺嚴重,正如以前賴春光說過的那樣,做黃牛大把撈錢的日子終將結束。

當然,交易所裏也有黃牛,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沒點兒文化,腦袋也不靈光,絕對幹不成,北川街這幫混混大多數都是小學沒讀完的粗鄙,能挑出來的真沒多少。

幸虧之前一直在慢慢轉型,否則真的是措手不及,但速度還是慢了很多,所以這也是趙歌為什麼火急火燎的要開第三間店的原因之一,當然,這種情況還可以解釋為什麼梁斌抽了葛文虎一頓後就沒下文了,梁斌的眼光能比賴春光差麼?

在生存法則下,趙歌這幫提前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已經過早的領悟了與人鬥的諸多要訣和手段,隨時都敢放手一搏,趙歌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早有了充足的思想準備,運氣不會總是光臨在他腦袋上,遲早會有硬仗碰,他才不會像趙複那樣瞻前顧後,隻要薛西慶敢露頭,管你特麼什麼刀會,打過了再說。

什麼叫做初出茅廬、初生牛犢?趙歌這幫人這就是。

而還沒出過茅廬的許暉自然是在課堂上認真學習,不過煩心事兒也多,盡管他竭力在控製情緒,但張儀的影子還是時不時的從他腦子裏的某一個角落冒出來,然後就是一通亂想,她已經出國了麼?現在過得好不好?為什麼不來信?總之要心煩意亂一通,這很折磨人,往往一走神就是一兩個小時過去了。

再者,就是羅小剛,這家夥近幾天像是有神經病,身上總帶著家夥,袖子裏藏著木棍,書包裏還有一把片兒刀,放學糾集一大幫人,吆五喝六,看上去挺熱鬧,其實緊張的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