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美文欣賞(二)
大將軍何進在誅滅亂政的宦官時沒有決斷,袁紹勸他應該對那些“陰陽人”斬立決,何進不從,又有何皇後阻止,因此無計可施。袁紹獻計說(原文):“可招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奄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後不從。”進曰:“此計大妙!”便發檄至各鎮,招赴京師。主簿陳琳曰:“不可!俗雲‘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誌,況國家大事乎?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幹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何進笑曰:“此懦夫之見也!”旁邊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視之,乃曹操也。曹操對何進曰:“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原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何進怒曰:“孟德亦懷私耶?”操退曰:“亂天下者,必進也。”(就你這熊樣也能當大將軍!)
當時董卓在西州統領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接到何進的進京通知書,那是求之不得,遂提兵望洛陽進發,並上表造勢曰(原文):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侮慢天常之故。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毒。臣敢鳴鍾鼓入洛陽,請除張讓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這家夥也知道點人事兒,不過讓他帶兵進洛陽算是倒血黴了。)
呂布武藝高強,人長得高大英俊,器宇軒昂,騎的馬又好,完全符合帥哥配名車的選美標準。書中是這樣描述呂布的(原文):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白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曹操在殺了呂伯奢全家後是這樣說的(原文):“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哪怕是疑似謀害也不行。)
陳宮正是聽了上述妄言才憤然離開了曹操,去投奔呂布。當曹操擒住呂布,想讓陳宮再幫自己做事時,陳宮堅決要求赴死,誓不與曹操為伍。曹操愛惜他是個人才感化他道:“如果你死了,你的老母妻子怎麼辦?”(原文)宮曰:“吾聞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於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請即就戮,並無掛念。”(曹操當即傳令送陳宮一家老小回許都養老,葬陳宮於許都,也不枉朋友一場。)
危難之時曹洪將馬獻給曹操騎,自己跑步跟上,曹操推辭說:“我騎了你的馬,那你怎麼辦?”曹洪慷慨陳詞(原文):“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還有那麼多人等著您發工資呢,您給我點賠償撫恤金就行。)
自古以來執政者如果施政殘暴、昏暗,不顧百姓民生問題,那他的政權必將遭到顛覆,因為曆史發展從來都是“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更迭前進,正如清代文史家趙翼所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劉備引用名言(原文):“聖人雲:‘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不過要依情況而定,對敵人就不太適用。)
劉備得知張飛醉酒,被呂布把徐州攻陷了,歎曰(原文):“得何足喜,失何足憂!”(如果我們保持這種良好的心態投資股票市場,晚上就不至於睡不著覺了。)關羽責怪張飛丟了城池、餡了嫂子,你這是咋弄的嘛?張飛惶恐無地,要拔劍自刎謝罪。書中點評:舉杯暢飲情何放,拔劍捐生悔已遲!劉備連忙抱住,奪下劍擲於地曰(原文):“古人雲‘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被餡,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說罷大哭。關、張俱感泣。由此引出劉備另一句名言(原文):“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