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劉備最迫切的一次逃跑--逃離曹操
劉備大半生時間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曆盡坎坷,然而他表現出的堅韌不拔愈挫愈勇的精神卻毅然挺立,始終不肯放棄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他曾多次虎口逃生,由於方法運用得當,最後總能做到化險為夷:遭呂布襲徐州,棄城敗走;與蔡瑁競速,在馬術障礙賽中勝出;在袁紹處混不下去了,借機開溜;江東娶妻,成功“越獄”。這些逃跑過程大都是有驚無險,未對他本人構成太大威脅,權當是健身運動,要不然哪有那麼好的身體素質。
最令劉備感到恐慌的一次脫險是從曹操手底下逃脫。那曹操可不比他人,乃一代奸雄,而且是非常的奸,很早就已經意識到劉備是世之梟雄,兼有關、張為羽翼,絕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如果不是劉備的煮酒驚魂,嚇掉褲子(對不起是筷子),曹操被蒙騙而放鬆了警惕,劉備哪有後來與曹操抗衡的機會。況且作為皇叔,劉備當時已經簽署了扳倒曹操的“議案”,委曲求全隨時都有可能被生吞活剝,除了尋找機會離開別無選擇。
後來玄德借口防禦袁術,主動請纓去守徐州,曹操還以為劉備要知恩圖報,為他做點善事,就愉快地答應了。辭別曹操後,劉備是“快馬加鞭未下鞍”,go!go!go!關羽、張飛不理解,大哥幹嘛走得這麼急?玄德偷著樂了,詭秘地說:“吾乃籠中鳥、網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受籠網之羈絆也!”你們說我如何不急焉?劉備在成功上演勝利大逃亡的同時,臨行的時候,連走帶拿還“千”了曹操五萬人馬,地地道道的“千王之王”,江湖騙術一流。
173*最能體現關羽傲氣與膽魄的一場戲—單刀赴會
劉備既然得到了西川,便應當兌現當初許諾,把荊州還給江東。麵對諸葛瑾的到來,劉備依軍師諸葛亮的策略,假意立文書把周邊的三個郡先還給東吳,讓諸葛瑾到荊州辦理交割業務。然而到了關羽那裏卻被擋下,執意不歸還三郡,你這是娶媳婦不想花一分錢—做夢啊,在涉及領土問題上關某堅決不能有絲毫讓步。
諸葛瑾隻好返回江東回報孫權,言關羽太矯情不給麵子,一毛不拔。孫權無奈便和魯肅商議,不如請關公來赴宴,商討歸還三郡事宜,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實際是想就地解決掉關羽。關公收到邀請函慨然答應,欲隻身過江赴會,眾人怕有閃失攔住不讓去,雲長卻說:“我於千槍萬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際,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哪能害怕江東人謀害;況且戰國時趙國藺相如,手無縛雞之力,於澠池會上,覷秦國君臣如無物;何況某這萬人莫敵之軀。”
於是關公隻帶領八九名關西大漢,單刀赴會來到東吳談判,闡明了不歸還土地的鮮明立場,並以自身的武威控製住了局勢,臨走時還抓了名人質,便是魯肅大人。江東眾人怕傷到魯肅,不敢冒然動手,關公得以從容脫身,上船前還不忘對魯肅說一句:“有空到我那裏喝酒去啊。”遂駕船而去。不過,經過這次赴會,關公更不把江東人物放在眼裏,喪失了必備的警惕性,沒有把荊州安全法規放在首位,在外交工作上產生了重大失誤,為日後被擒埋下了大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