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丹玥(侗族)等(1 / 2)

作家風采

作者:

獲獎作品評語

作品:《阿爾泰蒙古風》(蒙古文 詩集)

作者:阿爾泰

【評語】阿爾泰是蒙古族當代著名詩人,詩集《阿爾泰蒙古風》集中展示了詩人不同曆史時期的經典作品。他的詩歌始終圍繞著祖國、民族、人民和草原,充滿了對自己民族和祖國的無限熱愛,以及對全人類的博大關懷,唱出了時代的聲音、民族的心聲。其詩博大精深,秉承蒙古族詩歌的優秀傳統,散發著草原的清香,將蒙古語的張力發揮到極致,在對蒙古族詩歌的繼承與創新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使新時期以來的蒙古族詩歌創作達到了新的巔峰。

作品:《犭罕》(漢文 中篇小說)

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鶴

【評語】黑鶴寫動物、寫自然,有一種敏銳、貼切的感性和準確的表達。獲獎小說《犭罕》充分感性並貼切地展現了小犭罕進入人的生活環境後的成長過程,表現了草原民族對自然、對動物的文化領悟,在人的現代境遇中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黑鶴對人與自然關係主題的處理具有鮮明的現代品格。他的小說精確,“及物”,即使放在漢語小說之中,也是醒目的優秀之作。

作品:《讓高貴與高貴相遇》(漢文 散文集)

作者:鮑爾吉·原野

【評語】鮑爾吉·原野的散文一向有獨特的風格,善於從日常生活、普通人物中發現人性、人情的美,以蒙古民族的幽默、寬厚,理解和把握現代生活中各種複雜的情感糾葛,將哲思、機敏和慧黠熔於一爐,既有知識分子式的關切和承擔,又有來自民間哲人的、來自於生活的經驗與智慧。他的隨筆,放在當下漢語隨筆寫作的整體中也自有其地位,獲獎是理所當然。

作品:《一個人的戈壁》(蒙古文 中篇小說)

作者:阿尤爾紮納

【評語】這是成功描寫戈壁蒙古人生活的小說佳作。作品不是通過概念化的故事情節,而是通過細致入微地刻畫茫茫戈壁生態和戈壁上生活一生的老人,闡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思想,它無處不在,並且與老人的生命意識融為一體,表現出作者對戈壁蒙古人遊牧生活的敏銳而精確的洞察力,這也是小說的民族獨特性所在。

作品:《巴·拉哈巴蘇榮詩選》(蒙譯漢 詩集)

譯者:哈 森

【評語】譯著《巴·拉哈巴蘇榮詩選》是中蒙文學翻譯交流中斷將近半個世紀以後在中國大陸公開出版的第一部漢譯蒙古國詩人詩集。巴·拉哈巴蘇榮是當今蒙古語詩壇上最優秀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語言雕琢精美,哲理意蘊深刻,手法新穎奇巧,代表近30年來蒙古國詩歌的最高成就。哈森以“詩,不可譯,還要譯”的翻譯精神,完成了一個讓很多翻譯家望而生畏的難題,並達到了語言的對換、文化的互訪、生命的重塑和詩意的創造四個境界,而且得到了中蒙兩國文學與評論界的推介與讚賞。

作品:《山間草地》(蒙古文 中篇小說)

作者:朝克畢力格

【評語】《山間草地》通過在山間草地駐牧的幾戶牧民追回被草原站強行沒收的羊群的故事,既深刻反映了草原牧民的現實困境,又展示了人物內心的彷徨和憂慮。作品采取自由調換敘述對象的第一人稱敘事策略,將曲折緊湊的故事情節和複雜波折的心理描寫交織在一起。方言土語的巧妙運用,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縮短了讀者與小說人物之間的情感距離,完成了蒙古族小說藝術的一次成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