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1 / 1)

皇都臨雲城繁華三世,自管氏一族執掌天下定都臨雲以來,臨雲城向來為達官顯貴聚集之地,能在毗鄰皇城的地兒有個一磚半瓦的屋子,即為不得了的貴人了。

三月以來,皇城逢國喪,自是街市清冷。二月初,興帝駕崩,朝野之上一時慌亂,百姓亦是在驚惶中過了一個月的日子。

陽春三月,由左右二相宣先帝遺詔,嫡子皇六子管卿赫承管朝國璽,登基為帝,是為成帝,年號永殷。數月之後,朝堂終是平靜下來。

仲夏時節,帝遣了數百侍奉先帝及其後妃的女官宮人,效仿先祖,擇新宮人入宮。皇城外無不是家境落魄謀求生計的女子,那些官家千金,皆是等著六月之後的采選。

在眾多新進的宮人之中,有個名叫苑雪荷的、年方及笄的女子。雪荷這個名字本是普通,但是她姓苑,可就不一般了。

管朝祖皇帝向來覺著紅顏乃禍水,後宮可謂人煙稀少,唯獨一人隆寵不衰,便是苑妃。苑氏素來勸誡祖皇帝勤政愛民,祖皇帝對其甚為以依賴。

可惜苑氏福分淺,早早薨逝,留下了小皇子一人。而痛失愛妾的祖皇帝下令舉國苑姓者改姓元,免得哪一日官員或宮人有個苑姓的再起對苑妃的思念。

然這道聖旨卻有一個例外,便是苑妃的嫡係親族,苑妃的兄長這一支仍留苑姓,並賜以高官厚祿,安享榮華。好景不長,二世明帝乃皇後所出,皇後善妒,苑妃生前對其極為不滿,祖皇帝駕崩後更是對苑氏決心趕盡殺絕,乃至皇室血脈,苑妃的獨子也獲罪賜死。

苑氏一族為求平安,秘密接受明帝的指令,明帝許以金銀無數,命苑氏遠離皇都去過日子。

苑氏至三世皇帝時已然家境敗落,過著清苦日子,但仍自詡書香門第,苑姓子女個個都是知書達理不輸名門望族的。

轉眼到了四世成帝掌權,這命運多舛的苑氏總算還是留有一支血脈,便是她苑雪荷。雪荷年少時聽祖父講起過,祖父的姑姑乃是祖皇帝寵愛的苑妃娘娘,他日若有機遇入宮去,便是回到了起點,苑氏的磨難也可以就此結束了。

爹娘辭世之後,雪荷獨自領著小她三歲的弟弟景弘來到臨雲城,聽聞招宮人的事兒,知道自個兒不是官宦人家的千金,也沒銀子打點宮人,沒法子去選秀,但仍然是要入宮的,為了祖父的願望,也為了養活年幼的景弘。

六月,荷花滿塘,宮裏景致美不勝收。一幹宮人學過規矩,便入宮當差去了。那些稍稍有些家底的宮人通過打點分得了個輕鬆的差事,輪到雪荷隻剩下些粗活累活,沒日沒夜的做事。

雪荷不敢也不能有怨言,多虧了好心人收留了景弘,寄住在城裏人家當那家公子的書童,景弘年幼,還要由她照顧。雪荷無非是一個念頭,有些微薄的薪俸,給景弘捎去一些,剩下的自個兒攢起來,每月家人探視的時候托同屋的宮人蔓兒的家裏人給她捎上些筆墨紙硯什麼的,等到得空的時候留用。

蔓兒與雪荷不論家境、年齡還是遭遇皆是相仿,唯一不同的是雪荷雖家境拮據,阿爹卻堅持省吃儉用教雪荷詩書六藝,雪荷吃的不好穿的不暖,身子雖然瘦弱,裝下的禮義文章卻是不少的。

而蔓兒的爹娘世代耕種,哪裏懂得讓一個女子去吟詩作賦、琴棋書畫的?蔓兒替雪荷置辦筆墨,雪荷教蔓兒讀書寫字。當差的日子很是清苦,兩人也就以此為樂,不知不覺度過了三月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