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切都隻為推廣
卷首語
作者:白哲
最近,一大波好哥們兒創業,邀請我們參加產品內測。既然參加了,就認真寫測評報告,熱心分享。孰料,一哥們兒說:你們說的那些“性價比低啊”什麼的,我們早就知道,可是,現在低端市場太不好做,這內測其實就是個推廣啊!
再一問,持這種態度的人還不在少數。
掩卷沉思:有時,極致、粉絲參與設計什麼的還真做不了“真”。做不了真的不止這些:對產品技術、材料、設計、工藝等極致到天的描述,當然,少不了“情懷”的填充;各大平台上火熱的眾籌;很多選秀節目,最終勝出的不是專業水準最高的那位;當紅電視劇,女主的顏值日益下降,成為女配的“襯托”……也許,說到底,都是當年“軟文”變換出的分身,在新環境下的嶄新呈現。
為什麼要說這個呢?皆因和一位做金融App的朋友的對話:創業者最難的,不是創意、團隊,甚至不是資金,而是品牌、是推廣。
所以,雷軍不遺餘力地推廣“互聯網思維”“參與感”“粉絲經濟”一類的概念,以至於坊間有評論:小米多元化發展是最不專注的,而雷總卻把專注等互聯網思維掛嘴上,互聯網思維最終成就的,無非是CEO的個人品牌罷了。而京東呢,每當有什麼戰略動作,就把強東和奶茶拿出來炒一炒……
所謂CEO個人品牌起來了,企業品牌還會趴著嗎?
那麼,當今之際,企業需要做的是:重新規劃工作流程,一個原則是“話題由企業流程生成”。
首先,如《建立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市場部》一文所述:“市場部最重要的職能不是打廣告或印POP,而是基於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持續不斷地為公司產品線注入新鮮血液。”理想的方案是:在對產品開發的整個流程進行跟蹤時,確定每個階段、每個部門的宣傳點,拋出一個又一個的“梗”。
其次,重視產品經理的作用。市場部負責開發產品的具體執行者一般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不但要懂得科學的顧客需求研究法,更要領導跨部門團隊完成新品開發與上市任務。我們建議:產品經理和首席策劃官(如果有這個職位的話)合體,從各個角度、各個階段策劃話題,以充分發揮產品經理的主導作用。
再次,激活CEO,把CEO的油水榨幹!多年前,一位職業經理人告訴我,他的德國老板曾經講:你們要想辦法利用我啊!我是外國人,又是公司的高管,我做事情比你們方便得多,我也更容易得到關注!——與現在的雷軍等的做法可謂異曲同工啊!這裏需要注意的,CEO Marketing的話題,真的不止創業經曆、經營理念等,還有什麼其他,天馬行空地創造吧。
最後,我想說:推廣就是推廣,推廣做不得真。把產品說的極致到天的手機,真的就全國第一嗎?宣揚互聯網思維的產品真的是在網上賣光的嗎?離開傳統渠道,怎麼可能上量!而所謂內測,結果往往就是走個過場罷了,人家看重的是你在自媒體朋友圈的分享!
而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呃~見仁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