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見親人(1 / 2)

王平陽幫她捋了捋那蓬亂的發型,這時接到一個電話,他叫了一聲:“喂,姑媽。”

“平陽,我們昨天過來了,房子已經讓老鄉找好,現在已經住進去了,也一切收拾妥當了,”姑媽說道,“你和君兩個人現在來吃晚飯。”

“現在......好的,姑媽。”王平陽朝王念君看了一眼,答道。

“什麼事?他們過來了嗎?”掛斷電話,王念君問道。

“過來了,讓我們過去吃晚飯呢?”

“今天?”

“對啊,就現在。”王平陽答道。

兩個人手挽著手,樂樂嗬嗬地來到姑媽的住處。“姑媽、姑父。”王平陽一邊走進門,一邊朝裏麵張望著叫道。

“姑媽、姑父。”王念君兩手挽著王平陽的胳膊,也隨他叫道。

這時,姑媽、姑父迎了出來:“快進來快進來,在桌子邊坐著去。”姑父抱著繈褓中的孩子,姑媽腰間係著圍裙,張著兩手,看起來正在忙活的樣子,身邊跟著五六歲的女兒。

王念君在王平陽老家的時候,他們見過一次麵。這是王平陽最小的姑媽,當時這兩口子在山東打工,那時候,他們還隻是個三口之家。

王念君友好地牽著小姑娘的手,一邊往屋裏走,一邊問道:“妹妹,你今年幾歲了?”“快六周了。”小丫頭奶聲奶氣地回答說。

“呃......她是說六周歲?”王念君有些吃驚,在南方,她沒有聽過這種說法,於是望著王平陽問道。

“是的,就是六周歲。我們這裏說‘周歲’就簡單地說‘周’。”王平陽說。

姑媽、姑父也笑嗬嗬地附和著:“是周歲。”

“哦。”王念君回應道,此時大家已來到餐桌邊。

“快坐下,馬上就好了。”姑父抱著孩子說,“我去拿一瓶酒過來。”

“我不喝,姑父,你別忙活了。”王平陽邊彎腰坐下,邊說道。

“呃,少喝一點,咱們多久沒在一起喝過酒了,這回怎麼說也得喝一點。”姑父笑嗬嗬地說道。

“平陽,你就喝一點吧,你姑父他總惦記你呢!”姑媽說。

大家嗬嗬笑著。就在姑父倒酒的當兒,王念君問道:“姑父,你這小的是兒子還是女兒啊?”

“兒子。嗬嗬。”姑父回答說,一臉驕傲的表情。

“喲,您這是兒女雙全呀,多好呀!這得恭喜您和姑媽。”王念君說道。

“是啊,這一胎幸虧是生了個兒子,要不然,你姑父該又不高興了。”姑媽有些抱怨道,此時端來一盆又白又胖的饃。

“你盡瞎說,我哪有不高興?你看我閨女又不比誰家孩子差。”姑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望了一眼媳婦,笑著說道,“咱們快吃吧,平陽,喝酒!”

“好好,您也喝,您和姑媽千裏迢迢來這,又為我們準備晚餐,辛苦了,我敬您。”王平陽站起來,舉起酒杯,說道。

“不辛苦不辛苦。你坐下喝吧,我這抱著個孩子,也不方便站起來。”姑父說。

“那是你兒子,可不得抱著麼?要是閨女,我就抱著。”姑媽說道。

“媽媽,媽媽,你快抱著。”女兒抱著碗,從凳子上噔噔跑過來。

“幹啥呀?”她媽媽問道。

“你不是說,是女兒你就抱著嗎?”小姑娘口齒伶俐。

大家哈哈笑了起來。

“你都長大了,不用抱了,我是說像弟弟這麼小的時候。”她媽媽解釋道。

小姑娘又噔噔跑回自己座位。

“嗬嗬,姑媽,也許是您想多了,咱姑父不可能有這種想法的,要不然,做女人多有壓力呀!”王念君說道。

“哦,是,是,可能是我想多了。大家快吃吧,這是剛蒸出來的饃,涼了就不好吃了,”姑媽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立馬改口道,“他其實也挺喜歡女兒的。隻要是自己孩子,他都喜歡,生個三個四個更喜歡。”

又是一陣大笑,姑父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你還別說,就咱們老家,這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挺嚴重的。不過,相比以前,現在好多了。大家都是出來工作,男女就沒什麼區別了,甚至女人還更好找工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