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一方!おれの最後の言靈だぜ,受け取ってくれ!(一方!這是我最後的言靈,給我收下吧!)
——————————————————以下正文—————————————————
這是存在於高空之中的一種特殊的水滴。如果說它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它雖然是液體,但是其溫度卻低於零度。
雖然聽上去好像很怪,但是卻是符合科學的。所謂的結冰,就是水分子的排列由不規則變為正六邊形,在這個過程中,水分子必須附著在一些雜質上才能夠完成。但在高空的水滴,則基本上都是由水蒸氣形成的冷凝水,相當於蒸餾過一遍,因此十分純淨。即使低於零度,仍然不會結成冰。
大家也都看過吧?飛機劃過空氣,在其身後會形成一條白色的痕跡,這就是因為飛機尾氣所含的雜質為水分子提供了附著物,讓過冷水滴變成了冰。
除了雜質之外,擾動同樣能夠讓其結晶。
被一方通行反射到天空中的閃電,對於這些帶有電荷的水滴產生吸引,使它們聚集起來,然後結晶,就這樣一小片一小片的,碎片累積起來,‘冰之穹頂’就這樣顯現了。
這是一方通行的第一個失誤——隻用‘反射’的話,閃電返回的路徑就十分容易計算了,就像對著牆壁打乒乓球,隻要球發出的方向確定的那一刻,反彈的路徑就決定了。“冰之穹頂”的構建過程中,發“球”的是禦阪稻妻,而一方通行所承擔的,隻是“牆壁”的角色而已!
那麼,禦阪稻妻費盡心思做出這麼一片冰之穹頂,到底是為了什麼?
答,為了防止氫氣的流失。
在水中通電,水就會變成氫氣和氧氣。但是氫氣的密度很小,如果沒有被什麼擋住的話,它會很快升入高空,因此,需要一個“蓋子”擋在氫氣之上,防止其逸散。這個蓋子,就是“冰之穹頂”。
就這樣,“冰之穹頂”之下,聚集了大量的氫氣,此時,就是禦阪稻妻說出“勝利的要素已經集齊了”這句話,然後飛向隱藏在雲層之後的“冰之穹頂”之時。
然後,一方通行犯了第二個錯誤——他創造了風,將積聚於“穹頂”之下的氫氣與空氣充分混合在了一起。
僅有易燃物的話,不會爆炸;僅有助燃物的話,也不能爆炸。隻有當兩者混合在一起的時候,爆炸才會發生。就是因為如此,【爆炸極限】這個詞才會被發明出來。
糟糕!一方通行的心中警鍾大鳴,因為是在這種開闊的空間中,因此才大意了嗎?
一方通行並不懼怕爆炸帶來的灼熱以及衝擊波,對於他來說,這些都是可以被“反射”的東西,但是,爆炸會從他那裏奪走一樣東西,對於人類生存來說必不可少的東西——
氧氣!
可、可惡!一方通行一邊抵禦著熱量與衝擊波,一邊焦急地想著辦法,但是無論哪種都沒有辦法起作用。他感到眼前一陣陣發黑,這是缺氧的症狀。
如果缺少氧氣的話,大概30秒到1分鍾後,人就開始進入昏迷狀態。大概2到3分鍾後,神經細胞就開始不可逆性死亡,然後是重要循環、呼吸功能喪失,心跳呼吸停止,大動脈停止搏動,而等在盡頭的,就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