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甲:‘有可能在瑞士建立社會主義嗎?’
市民乙:‘那是可能的。但是,為什麼?瑞士哪得罪你了?’
由於高明的穿越,曆史有了一些小小的變化,出現了組織良好並且在發展策略上極具前瞻性的方舟公司,在冉國紅的全力策劃和組織下,國內的各個輕工行業以及相關的其他行業的貨源源源不斷地被大批量地運送到蘇聯境內,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蘇聯的短缺,而中國國內的經濟也因此被強力地拉動了起來,各行各業裏專為出口蘇聯而誕生的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在冉國紅的組織下,通過集合投標來合理地分配需求,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了私人投資的盲目性,不會出現在某些品鍾上的紮堆現象。
另一方麵,在蘇聯境內的各個環節也比高明的前世大大地改善了,因為有了米哈伊洛夫這個黑白通吃的‘教父’級人物,對中國商人雁過拔毛、肆意宰割的現象並沒有象流感一樣大規模泛濫開來。雖然這些現象在局部還是不能完全杜絕,但一般來說,隻要是方舟公司要的貨,基本上就沒什麼敢刁難的,因為人們都見識過米哈伊洛夫的手段。
那是在去年的時候,有許多中國商人受到節節的盤剝,還出現了專門針對中國人的搶劫、強奸、乃至凶殺的案件,高明知道後大為火光,立刻打電話給米哈伊洛夫,非常嚴肅地要求米哈伊洛夫動用一切力量來製止這種沒有人性的行為,並當場拍給米哈伊洛夫一千萬美金,要求他成立專門的機構來搞定這些蛀蟲和凶手,無論是什麼手段,如果情況得以控製,他還會在拍出另外一千萬美金作為獎勵。
米哈伊洛夫一想,既然高明肯掏錢,這件事還是值得做的,第一,可以保護方舟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保護了自己的利益,方舟公司的下家的許多貿易公司或供銷社都有自己的股份,而且中蘇的邊貿也是莫斯科聯合銀行的結算業務的核心業務;第二,可以趁勢把自己的勢力延伸到各地,現在自己財大氣粗,完全可以憑著武力掃平或收編那些小魚小蝦們的組織,這以後自己的保護費就可以收到西伯利亞去了!當然有些樹大根深的組織還不忙動他們,但他們必須知道自己的存在,我可以不妨礙你做生意,但你也不能妨礙我的生意;第三嘛,這個金融大亨的麵子是一定要給的,這家夥是自己的福星,自從傍上他後自己是一日千裏,現在都已經成了銀行家了,這個人絕對不可以放掉,蘇聯現在有勢力的人也不少,萬一他真的被惹毛了找別人合作,那我可就虧大發了!
於是,米哈伊洛夫當場就答應了高明的請求,他手下的一名得力幹將謝爾蓋.雅科夫列夫很快建立起了一個由退役的老兵組成的保安公司,對各大城市、鐵路、機場進行了黑社會似的滲透和管理,手段極為凶悍,凡是抓到的流氓混混一律嚴辦,有的當場就給做掉了,有的留下一些身體的部件放了;對於那些邊檢、鐵警、海關等吃皇糧的,也是連拉帶嚇唬,隻要有中國商人到保安公司報案,24小時之內就會有人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對當事人給予警告,有的就是用語言來恐嚇一下,有的就直接打一頓,有的人會受到一顆子彈或一隻死麻雀,有的家裏的貓狗被殺,牆上塗滿了貓血、狗血,有的收到自己老婆、孩子或其他親屬的照片,示意我知道他們而且可以隨時找到他們!反正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向所有人傳達一個信息,米哈伊洛夫的生意誰也別想碰,見到方舟公司請繞行!
當然,保安公司也遇到了一些小幫派的反抗,但這些反抗立刻遭到裝備精良的戰鬥小組的無情鎮壓,大部分的小幫派被成功地收編,在一夜之間搖身一變,轉而成為誓死捍衛中國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天使。對付那些後台比較硬的大幫派時,謝爾蓋.雅科夫列夫則采取結盟的方式,先帶著幾萬美金和幾箱中國煙酒的見麵禮上門拜碼頭,對方大都忌憚米哈伊洛夫的滔天權勢,見到人家又給自己台階下,也就不趟這渾水了。經過兩個月的全麵‘治理’,方舟公司的貿易通道終於成為了一條極為順暢安全的中蘇版的‘絲綢之路’,而方舟公司的會員卡就成了這條的絲綢之路上的通行證和護身符。
渠道的順暢加速了貿易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湧入了蘇聯市場,而且每次都是被一搶而空,這也刺激了國內的企業更加開足馬力生產,這種狀況從某種程度上也緩解了蘇聯市場的短缺情況。一邊有大量的需求,一邊瘋狂地供貨,使得方舟公司忙得四腳朝天,恐怕連數錢的時間都沒有!公司1990年前三個月的單月的對蘇出口貿易額(按美金結算)為:一月,2.9億美金;二月,3.3億美金;三月,3.9億美金。第一季度合計為10.1億美金,已經幾乎可以和進口的原油、木材、鐵礦石、以及有色金屬等資源類產品的總額相抵了,也就是說,我們賣給蘇聯人的輕工業品的那些錢轉過手來就可以用來買他們的資源。這樣的營業額是非常值得誇耀的,如果說買人家東西不算什麼,有錢誰都可以辦到,可是在國內組織這麼大規模的賣家團隊並保障了他們的利益,這可不是誰都能辦到的,即便換了高明過來也不一定能比冉國紅做得更出色,他的長項畢竟還在金融,當然這裏說的長項是指生意上的,其他的諸如武功、美色啥的不能算。冉國紅一下也成了國內的紅人,他今年才四十三歲,這個歲數在國內可以算是年富力強了,他的仕途也一下子光明起來,沒辦法,現在各條戰線上都需要這樣‘懂經營、有頭腦、有成績’的人才啊!方舟公司很快從一個無名小卒躋身成為了在國內都排的上號的大公司了,光是對蘇貿易額就是幾十億美金,如果再加上迪拜那邊的聲勢浩大的‘搶單’現象,不用多久,方舟公司就可以進五百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