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兩人就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婚禮,鮑文輝親自為愛將充當證婚人,知道兩人才認識一周的時候,眾人無不唏噓慨歎,鮑文輝也是哈哈大笑,當著眾人說道:‘我們的石秀將軍不單上陣殺敵是擋者披靡,就是找老婆也是攻勢如潮啊,這麼快就雷霆一擊俘獲我們美麗的小月的芳心了,真不愧是革命的猛將啊!’
石秀是鮑文輝的軍事上的台柱子,他的婚禮自然是賓客如雲,鮑文輝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統戰的機會,他端著酒杯穿梭於各界的來賓之中,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向眾人兜售那套新緬甸的構想。而這個話題也已經成為了紅色根據地內乃至全國最流行的話題了,賓客們聊過幾句後,很自然地就把話題轉到了這個新緬甸構想上,這個構想確實深深地打動了大多數人的心,飽經動蕩的人誰不希望有個安定團結的生活啊?
鮑文輝的統戰部長叫做彭曉波,以前負責過情報工作,對各界的名流和黨內的各方勢力都很有人脈。按照鮑文輝的意思,彭曉波很快就和幾個割據的遊擊隊的頭目進行了深層的接觸,並許給他們資金和以後新政府的軍區司令的位置,這權和利的雙重攻勢很快就攻破了眾人的防線,從而成為新緬甸構想的同盟。搞定了槍杆子,緬共中央就容易多了,緬共中央和當時的紅軍時期的組成並不太一樣,文人偏多,到後來根本鎮不住那些割據的武裝,更象是無根之萍,如果沒有高明出現的話,按照曆史的發展緬共中央後來也就隨著下麵各軍區的分裂而垮掉了。
沒多久,緬共中央的政治局連續為此事召開了幾天的又臭又長的擴大會議,參會的人員分成兩派,打起了激烈的口水戰。雖然讚成的人占多數,但反對的人也寸步不讓,最後大家投票表決,結果當然是讚成的人得逞,會議以壓倒性多數的投票支持了新緬甸這個構,畢竟鮑文輝已經把一個嶄新可行的模式推到了大家的眼前,這是普通的平頭老百姓都可以看得到的,如果以這個模式來建設新的政府,對於革命的前景多數人還是信心滿滿的。
經過緊張有序的籌備,新緬甸的民主聯合政府的大選在眾多的西方記者的關注中終於開始了,鮑文輝作為緬共推舉的新政府總統候選人以壓倒性的優勢取得了選戰的勝利,這也合大選之前西方媒體普遍的預測相吻合,而鮑文輝本人所表現出的對西方自由政體的認同和親善也迎合了西方世界的好感。最終,鮑文輝於聖誕節前的一天在隆重的儀式中就任新緬甸民主聯邦政府(西方稱之為東緬甸,稱現任的軍政府為西緬甸)的第一任總統,石秀就任第一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也是克隆了美國的模式,在美國,這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實施和操作軍事行動的實際指揮官,受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雙重領導,而總統和國防部長都是文職,所以這個參聯會主席事實上就是軍隊的最高軍事長官。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鮑文輝身穿著筆挺的陸軍上將的軍服,神采奕奕地來到話筒前,用有力的聲調朗讀他的簡短的就職宣言,下麵一片相機的‘哢哢’拍照聲,在就職宣言中,鮑文輝提出的‘新緬甸,新希望’的說法在後來廣為流行。就職宣言後是答記者問,因為準備充分,所以記者們對這位新總統的表現還是評價不低的,鮑文輝整個就職儀式都是向世界直播的,緬甸的軍政府控製區的人們也通過其他國家的電視台觀看了這個讓人振奮的場麵,他的就職宣言和答記者問的內容被全部轉載到各大報刊,雖然軍政府的喉舌在鮑文輝就職後猛烈的對新政府進行了抨擊,但這個新政府的成立無疑是為很多在軍政府控製區的人們燃起了極大的希望。在新政府成立後的一段時間裏,更多的人滿懷激情地跨過薩爾溫江來到了東緬甸,這也迫使軍政府在來年的春季在民眾和西方輿論的雙重壓力下不得不派人接觸鮑文輝,同意以平等的方式和新政府進行談判。但鮑文輝很清楚,這個初期的談判就是做做樣子,雙方都要漫天要價,下麵該怎麼掐還是怎麼掐,就象當年國共的重慶談判一樣,最終的結果還是要看雙方的實力的,誰的力量大獲得的利益也就要大,這基本上還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所以他已經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一邊談判一邊建設,同時軍事上也不停地回擊政府軍的進犯,對各地的滲透也是快馬加鞭地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