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熱辣裏約 1(1 / 2)

高明先是介紹了一下大綱,然後就逐個題目講述。先是介紹了我國航空業的現狀和需求,以及和工業化國家的數字對比,然後就開始講述他的方案。

高明準備再上海先建立一個航空公司,公司可以先租用虹橋機場的場地,飛機可以以租用的方式搞到,這樣比較靈活,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飛機的數量。公司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將定期發往西方的航空公司培訓,這個由高明來安排,如果政策允許,還可以高薪聘請大型航空公司的顧問到這裏來,使公司一開始就建立在先進的管理體係上,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起一批業務骨幹,以便今後的擴軍。

下一步,在適當的時候,估計是在航空公司運營三到五年後,高明準備在浦東投資一個大型的機場,機場可以分一期、二期、三期,機場的級別可以比照美國大型民航公司的大型機場的級別修建。建好後即便是自己用不了那麼多地方,也可以租給其他的航空公司。這時商飛的民航適用型的飛機應該可以拿到適航證了,航空公司就可以大量采購商飛的產品,從而拉動國內的大飛機製造業的繁榮。反正說到底,高明是除了商飛的產品哪裏的飛機都不買,要全力支持商飛的騰飛。

說道海運時,高明知道現在國內的船廠大多吃不飽,他的思路就更簡單,先租幾條船把海運業務的架子搭起來,同時大量向現有的船廠訂貨,他的目標是要擁有一個遠東前三名的船隊,因為他知道未來從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出港的貨物將逐年呈幾何級數地增長,根本不愁船隊吃不飽。這些訂單既拉動了國內造船業和相關配套產業的繁榮,也為將來的中國打造了一支龐大的運輸力量。需要國家配合的就是提供港口和相關的人才包括管理人員,海員,機械師等。

從戰略上說,一個國家的海空力量必須有一個龐大的商船和商業航空的基礎,這就好比金字塔的塔底一樣,二次大戰的時候,歐美的商船和商業航空公司的人員很快就成為了海空軍的作戰和後勤人員。

至於汽車,高明的構想是先趁著這次歐美的股市崩盤從麵臨倒閉的公司中收購一些整車製造或配件製造的公司,這時歐美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還不象後來那麼嚴,還是相當有機可乘的。但這個在沒有技術的情況下他不願輕易上馬,隻是向領導們表達了自己願意投資的意向,希望以後上馬項目時可以得到政策上的支持。

所有高明選擇的產業都是龍頭產業,一旦發動都可以帶動一批上遊的配套產業,高明現在的資金可謂相當的充裕,必要時可以給上遊的產業專項貸款,就象給商飛的關鍵供應商貸款一樣,使他們有資金進行研發和生產上的改善和突破。,

最後,他提出了一個對國家重點的核心項目的一攬子資助計劃。這些項目主要是關乎國防、民生大計的高技術含量的領域,過去一直想搞卻沒錢搞的那些項目,或是因為預算太大,想都不敢想的項目。這樣一來,國家就提前了幾年到十幾年開始著手在關鍵技術領域起步追趕歐美,那麼二十年後,中國將以更加銳不可當的強勢在世界舞台上脫穎而出。

高明的演講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領導們對高明的生動的講述和演示頁是印象頗深。他們就這些方案提出了許多問題,高明準備得很充分,所有的問題都解答得令人滿意。其中尤其是資金的問題,他們很好奇,這個“財神爺”到底有多少錢。高明就把他在這次“黑色星期一”事件中的戰績向眾人作了簡單的介紹。搞得幾位領導都是膛目結舌,簡直不敢相信一個人竟然可以這麼賺錢,這不是財神爺是什麼呀?總理風趣地說:“看來,我們是真遇到財神爺了,小高啊,你可是老天爺送給祖國人民的一份大禮啊!”高明謙虛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我應該做的,我也是盼著祖國早日強大起來,這些項目都是我根據國外的商業模式構思的,也許有不符合我們現在的國情的地方。不過,我還是強烈建議國家要考慮上馬這些項目,牽一發而動全身啊,如果需要,我可以隻捐錢,不參與項目的操作。”

總理搖手攔住他說道:“哪怎麼行,咱們國家雖然缺錢,但也不能這麼虧待了你這樣的赤子啊,你這麼想不是信不過國家嗎?”高明笑著說:“其實我雖然一直在國外工作,但對咱們國家的情況還是有所了解的,這個事如果是經濟上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我們國家現在的情況不是比較複雜嗎,我怕因為我的身份耽誤了這些事關國運的大項目,所以才想到寧願不參與也要把錢打過來,就是用錢堆也要把這些項目堆起來,至於我個人,我已經有很多錢了,即便是不從這些項目上賺錢也沒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