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捕鯊(1 / 2)

高明知道上海的地皮以後會飛漲,所以想提前把一大塊地皮圈出買好,反正現在花的這點錢以後恐怕連這塊地的零頭都買不上,就告訴他們藥廠一定要留出二期和三期的地方。至於第一期的設計規模,高明就讓黃誌祥和林曉露去做市場調查,讓熟悉市場的白靜幫助他們,然後再根據調查的結果製定出藥廠的設計生產能力,再到美國找設備供應商幫助設計廠房和安裝調試設備。黃誌祥和林曉露從現在開始成為新廠籌備處的正副主任,未來則會成為藥廠的總經理和研發中心總監,他們可以馬上招兵買馬協助他們工作,也可以找谘詢公司幫助他們做市場調查,白靜則將作為副總經理協助他們工作,高明隻管進度和結果以及支援其他行動細節一概不管。

接下來的兩個月裏,黃誌祥他們找了個市場調查公司,把全國的城市做了一個劃分,分別對一線、二線、三線以及農村的大縣城的市場做了抽樣的調查,拿到調查數據後就不分晝夜地開始作出分析和計算,僅用了四天的時間就作出了藥廠的第一期的詳細規劃,他們立刻把結果拿到高明的辦公室討論。高明看見三個人熬紅的眼睛心裏感動,黃誌祥和林曉露已經習慣了美國的快節奏,這樣做都習慣了,但白靜竟然也跟得上他們,而且看得出他們對白靜很是滿意,這和剛開始時對她的掩飾的很好的輕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高明先是對他們的工作效率表示滿意,慶幸自己沒有選錯人,接著表示今後將對他們完全地信任,會給他們全力的支持。三個人立刻就覺得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連疲勞都減輕了好多,精神抖擻地開始跟高明研究起來。這一討論就是一天,秘書送進去了無數壺咖啡,以至於辦公室的咖啡告罄,不得不讓司機立刻去買。到了晚上十點多,幾個人才發現已經很晚了,這才散了回去休息。第二天又早早地過來開了一天的會,才把藥廠的規劃最後敲定。

又經過兩輪的談判,白靜實實在在地把價格砍到了130萬,高明見到這個價格很是滿意,他也不想工廠工人的遣散費太低,讓人家生活受到太大影響。五月份的時候,高明就以H&G投資公司董事兼首席運營官的身份來到上海和藥廠的上級主管單位簽訂了轉讓協議。協議規定,廠方負責所有人員的遣散工作,遣散後的人員可以通過考核和麵試來和社會人員一道應聘新廠公開掛出的所有職位,並且在同等的條件下對老員工予以優先錄用,工資待遇按外商投資企業的標準製定,所有的員工包括總經理都是合同製的,今後的藥廠不會再有大鍋飯,而變成了唯才是用,按業績付酬。簽約後,雙方約定,高明會在附近另找一塊地方建起一個新廠,在新廠建好之前老廠的一切工作暫時不變。

協議簽訂後,白靜馬上就開始舊廠旁邊的一塊菜地購買事宜。協議簽訂了一周後,美國的設備供應商就過來勘察新廠的廠址,然後立刻設計新廠的規劃布局,預計六個月後新廠就可以投產運營,一切都緊鑼密鼓地進行。高明知道未來上海的地價會飛漲,尤其是浦東,但他還是不想進軍地產業。要強國靠的是核心技術,地產雖然能賺錢,但一是不能象其他的實業一樣給國家帶來產業上的促進,就算是做地產做成了首富也不會帶給國家什麼核心競爭力的改變,二是他在期貨的投資要比這個地產賺錢的多,所以沒什麼必要把資金和精力放在這個上麵,他現在更願意投資更有技術含量的產業。

黃誌祥和白靜開始籌備銷售公司,銷售人員的招募和培訓以及銷售網絡的建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為了在新廠開工的時候就擁有一個建好的銷售係統的架子,現在就要開始動手了。林曉露則在徐彙區上海交大附近租了一間工作室,在國內外招募研發人員開始對藥廠現有的藥品做一些升級性的開發。

高明特地囑咐林曉露對好的人才不要吝嗇,研發這個東西靠的就是人,有了人才有生產力,而且研發項目要長短結合,大小結合,所以相應的項目組的結構也要合理。藥品的研發不同於其他的產品,研製出新藥以後還要很長的試驗階段,所以周期較長,而研製出的產品並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淘汰比率也比較高,所以中國的企業往往因為資金的問題扛不住這麼長的周期。高明和林曉露都覺得應該雙管齊下,為了保障企業的資金鏈不斷,首先要把現有的產品係列進行升級,然後再搞其他的新藥。

另外,高明還叮囑林曉露在管理上多聽聽黃誌祥的意見,多商量,要虛心請教,人家畢竟是幾十年的醫藥管理經驗了,一定要從開始就把研發團隊的模子打好。林曉露見到高明這麼重視研發很是開心,工作上更是幹勁衝天,很快她就搜羅了一批美國的留學生回來加盟研發中心,黃誌祥也從台灣找了兩個以前父親藥廠的不錯的研發人員給她,兩人也是美國留學回來的“海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