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挑的這些四川妹子都是長相清秀,身材苗條,而且腿必須好看,穿上旗袍讓人眼花繚亂,門口的禮儀小姐都是一米六八到一米七二的身高,負責引領到位。領班和經理都是黑色的套裝,男的一身西服,女的必須是不過膝蓋的短裙。所有服務人員都有一個胸卡,上麵寫著他們的編號和職位。保安也擴編到十幾個人,主要是從一些退伍軍人中挑選出來的,也是一身灰色的製服,帶著大沿帽,很是氣派。當然,所有這些都是高明照搬後來的高檔酒樓的標準而來的。
開張的那一天就邀請了舒軍副局長和銀行的張濤副行長,以及其他的政府各部門機關的關係戶,包括從掛曆生意上建立的關係網。高擁軍穿著一身筆挺的西服,在裝修得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的餐館大排宴席。貴賓們大開眼界,而阿虎也帶領著剛剛培訓好的服務生,穿著剪裁得體的各式製服和旗袍驚豔亮相,不少賓客的眼睛就忍不住地往服務員旗袍的高高的開叉處瞟來瞟去,(其實比起後來也不算高了,隻開到膝蓋的上麵一點)每一桌都有一個服務員負責招呼,這種現代的酒店式服務方式讓來賓耳目一新。等到入席後,各式廣式的精美菜肴流水價的送了上來,味道純正鮮香,各式的廣式招牌菜如烤乳豬、海鮮、臘味、鐵板等更讓賓客們胃口大開,大呼過癮。至於服務水平更是讓飽受老式餐廳的服務員的白眼的顧客們真正找到了作上帝的感覺,都是一樣的飯館,有這樣的地方誰還願意回去看著服務員的臉色吃飯呀!
阿華的頭銜是副總經理,高明給她在白塔寺附近單租了一間兩居室,她在公司的宿舍也是單間。高明不願讓這樣的絕色女子在餐廳裏拋頭露麵,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北京雖然是首都,但有錢有勢的色狼也不少!所以開業的那天她就在後麵統籌指揮,她是餐廳籌建的元老,人既幹練謙和,對業務又熟悉,加上又是“高董”的人,所以大家都還比較服帖。阿華本人並不在意這些頭銜,她隻在意高明。自從被高明救起的那晚,她就對他芳心暗可,被帶到北京後,她的生活就完全變了一個樣,而高明又是儀表人才,允文允武,對她又是關懷備至,生怕她在這裏一個人受了委屈,所以從心裏她早就把高明看成是自己的男人。
餐廳開業一炮打響,從此一到晚上停車場就車滿為患,整個胡同的路邊也都停滿了小車和自行車,而且到了不一定有座位,還要拿著號等候。這人就是這樣,越是要排隊才能吃上的東西就越要來吃,都覺得這樣才是好東西。這裏普通的青菜和粵菜倒是不貴,但高檔的菜肴如海鮮之類的就很貴了,因為這是針對有錢人定的價錢,所以既照顧了高端的顧客,又不會使低端的客人難堪。但到了這裏的大部分人還是或多或少地要點一些海鮮的,這是個新鮮東西,都是奔著海鮮來的,而且那些公款吃喝的顧客就都往貴的海鮮上麵招呼。這樣一來,餐廳的利潤就很高,而食客也是趨之若鶩,一提吃就非到阿華粵菜館不可。高擁軍和高明這一下每天就賺得盆滿缽滿,用了四個月就收回了投資,還清了貸款,下來就是淨賺了。高擁軍的座駕換成了一輛嶄新的伏爾加轎車,還配了一個司機,也是個複原軍人,他現在每天恨不能抱著鈔票睡覺,大嘴都咧到後脖子上了,這才明白當時高明的“軍閥作風”的好處,對高明更是言聽計從,再無懷疑。
這個阿華粵菜館的開張在當時的北京城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就象當年的阿靜粵菜館一樣一夜之間聲名鵲起,紅遍了京城,成為了公款吃喝的最有麵子的地方,也提前幾年翻開了京城餐飲業和服務變革的新的一頁。一家晚報後來還特地采訪了著名的“阿華粵菜館”的老板高擁軍同誌,對高擁軍同誌所談的先進的服務理念予以了專題報道,報道的題目是《餐飲業改革的弄潮兒—記高擁軍同誌》。報道中介紹了高擁軍同誌奮鬥成長的艱苦曆程,還刊登了記者對幾個服務人員的特別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