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是怎麼回到家的,總之我是渾渾噩噩不敢去想剛才的事情,我知道我要是去想的話,那我就會自責,就會痛苦,畢竟那群人要殺的是我,壯漢卻永遠的留在了哪裏,我則是一點事情沒有。
雖然那個時候我留下肯定也是個死,但是畢竟是我拋棄了壯漢,早知道我就應該多帶點人,光心裏想著沒事,但是誰知道這些人掌握我的行蹤掌握的那麼快,而且行動起來也是絲毫的不拖泥帶水。
這讓我很痛苦,但是又不得不去承擔這些事情,這後果我必須去承擔,我不知道我是什麼時候睡著的,睡著了以後我做了一個夢,夢裏的壯漢坐在我的床頭,然後跟我說著話。
縣城旁邊有一條大河,枯水季節時,對岸的人們挽著褲腿蹚著河水過來趕集。可是河水枯水季節很短,一年裏大部分時候河水都是齊腰深,水流湍急,想到縣城裏趕集,隻能走官道,繞個大圈子,多花一個多時辰。
若有人有急事,比方請個醫生、抓服藥之類的,隻得冒險遊水,每年都有淹死的人。
縣城裏和地方上的鄉紳多次商議集資建橋,可是河麵太寬,找魯家班的工匠估算了一下,連主橋帶引橋,得建十一孔大橋,石料加上工錢,至少得一萬兩白銀。眼下,光靠單純的民間集資是沒法籌到這麼大一筆款子的。
後來鄉紳們商量決定找縣城首富裴招財募捐,讓他補齊資金缺口。裴招財祖上是將軍,還鄉養老時帶回大量金銀,加上後輩們個個是經商能手,將財富不斷擴大,不僅在河對岸擁有良田千畝,更是在縣城裏開有米行、茶葉行、騾馬行、當鋪、客棧和酒樓,占據了小半座縣城。裴家家大業大,捐個幾千兩銀子自然不在話下。
幾十個鄉紳幾乎站滿了裴家大院,裴招財自然不好駁鄉紳們的麵子,那樣他就沒有麵子了。裴招財思忖了片刻,以他商人的精明,做出了決定。他笑嗬嗬地說:“難得各位這麼看得起裴某,裴某怎能讓大夥失望?這座橋我獨自承建了。”眾鄉紳高興壞了,急忙報以熱烈的掌聲。
裴招財接下來說:“不過,我不能白出這一萬兩銀子,橋建成後,我得收取過橋費。”眾鄉紳這才明白,這裴招財猴精猴精的,在他手裏,根本沒有虧本的買賣、白掏的錢財。不過,有橋總比沒橋好,就依裴招財的意思辦吧。
前後花了差不多一年時間,橋建得既漂亮又大氣,能並排跑三駕馬車,取名叫作“裴家橋”。橋兩邊各造了一座小亭子,作為收費專用。
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裴家橋完工後,看的人多,走的人少。除了富裕人家外,普通百姓除非有急事,否則幾乎沒有人掏錢過橋。他們平時寧願多花一個多時辰走路,也不願意掏過橋費,反正他們少的是錢,多的是時間。
本來每年的枯水季節普通百姓還能涉水過河,而今建橋的地方正好是他們涉水過河的低窪地帶,擋住了多年踩出的路徑,他們連枯水季節涉水過河的機會也沒有了。慢慢地,他們在河對岸形成了一個散集,日常用品都能在散集上買到,散集上沒有的,他們才走路到縣城裏去買。
縣城的位置依山麵水,河對麵是一馬平川,縣裏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河對麵。自從建橋以後,裴招財發現,他在縣城裏幾個店的生意比以前差多了,每年少賺了幾千兩銀子。而裴家橋每年收的過橋費更是少得可憐,除去收費人員的開支,幾乎剩不了多少,照這樣下去,建造費幾代人都收不回來。
就這麼過了兩三年,城裏的商戶們也看出了生意不好的問題所在,原來每年在枯水季節,縣城裏都是人山人海,而今不但沒有了,對岸還多了一個散集,來縣城的人少了,生意自然也好不起來。商戶們一起懇求裴招財不要收過橋費,讓大家免費過橋,不然生意沒法做了。
裴招財也知道症結所在,可是讓他白白丟掉上萬兩銀子,心裏實在不甘,所以,無論商戶們怎麼懇求,他仍然固執己見,除非有人賠償他的建橋費用。
這一年,裴招財的父親偶感風寒,咳嗽不止,找遍城中的幾個郎中都醫治不好,眼瞅著越來越嚴重了。裴父喘著氣罵道:“你們是想我死嗎?還不快去找湯笑疾湯大夫。”
湯笑疾住在河對岸,祖傳的醫術,是這一帶有名的醫生,無論什麼病,隻要湯笑疾說有救,那就一定有救;他說準備後事吧,那就是神仙也沒辦法了。
但是無論裴招財怎麼上門懇請,湯笑疾就是不出診。裴招財雖然有錢有勢,可是麵對拒不出診的窮醫生,也沒有辦法。
無奈之下,裴招財說:“古語說得好,醫者父母心。湯大夫見死不救,總得給個說法吧。”湯笑疾歎了口氣說:“自我父親去世後,我就發誓不去縣城行醫了。”
湯笑疾的父親名叫湯善仁,心地善良,無論病人窮富,他都一視同仁,有錢就給診費,沒錢就賒著,有時他甚至倒貼錢幫病人抓藥。久而久之,湯家也不富裕了。縣城裏有普通百姓,也有窮人,家裏人生病,往往泅水過河請湯善仁,湯善仁為了救急,隻得和來人一起泅水過河。後來裴家橋建好後,病家都會出錢過橋請湯善仁。可是前年有一家人的兒子得了怪病,家底薄,久治不愈,連藥也吃不起了。眼看兒子不行了,這家人就泅水過來找湯善仁求救。那時河水不深,湯善仁決定泅水過河,哪知道一腳踩空,被水衝走,湯善仁去世時年紀尚不滿五十。從此,湯笑疾發誓,不到對岸縣城裏出診。
湯笑疾說:“我給你們有錢人出診了,那些沒錢人怎麼辦?他們請我,我不去就是嫌貧愛富、見死不救,留個罵名;我去出診,遇到連過橋費都出不起的人怎麼辦?我可以自掏腰包,但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一視同仁,都不出診。”